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困境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六大主要问题与健康发展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化基本理论、规律的认识不足,造成了诸多严重问题。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就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按市场规律和城市化规律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积极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采取综合调控措施,逐步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序、协调地发展;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村发展能力,控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和科学规划,实现城乡共生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市场规律  城乡一体化  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已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基本到了后期阶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国内,由长期以来的“反”城市化骤变为热推城市化,把城市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李克强,2012)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可以说,纵观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现在这样对城市化如此重视,如此依赖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如此从中央到地方由各级政府主导和推动“新型”城市化②的发展。近年来,席卷全国的“新型”城市化运动,已构成世界城市化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观”。

城市化包括丰富的内涵,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均对城市化的丰富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在近年国内兴起的城市化大潮中,各界学者甚至不少企业家都纷纷挥笔纵论城市化,探索城市化理论,为政府推进城市化出谋划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化,试图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应该说,以上相关城市化的理论探索以及政策讨论,不乏颇具参考价值的真知灼见,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不少对城市化基本理论的误解和违背城市化科学规律的建言。基本理论上的含糊认识、急功近利的GDP崇拜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以城市化为幌子的相互博弈,致使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和乱象,影响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正本清源,廓清和正确把握城市化基本理论,才能遵循科学规律,推动我国城市化走向健康发展轨道。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城市化的内涵。根据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其概念可分为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狭义概念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当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当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当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扩大城区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主要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例如,人口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增大,造成城市地区扩大或设置新的城市,这样就使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形成“土地城市化”;农村人口通过城市化在城市工作生活,逐步适应并接受不同于农村的城市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曾提出人的城镇化概念,并指出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有极其深奥的内涵,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视为人口城市化,因为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基础,也可以理解为是城市化的核心。

城市化的基本原理。第一,城市化发生的前提。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农业社会,人们都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即使人人种地生产粮食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提高,一部分人种地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应更多的人消费,开始有了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粮食。这些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可以消费种地农民消费不了的剩余粮食,集中在某些适宜的地方从事生产工具制作及市场交易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于是产生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非农产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可以说,农业生产力发展产生的这两大“剩余”,是城市形成和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前提。也就是说,城市化的初始发展是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的。

第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如上所说,非农业人口及非农产业活动一旦集中形成城市,即逐步产生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大量盈余抑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劳动力长期以来只能获得仅等同于其最低生存水平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工业部门(或非农产业部门)长期以来也可以低工资雇佣农村迁入劳动力。低工资雇佣形成的资本积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属性、一定的集聚、规模效益,以及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集中所带来的城市扩大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市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工业部门不断增加的雇佣机会,吸收农业部门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迁入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是不同的。根据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及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边际劳动生产率通常为零乃至负值,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城市工业部门的企业家一般都按照市场规律决策,这样城市工业部门的雇佣工资就被压低到农业部门劳动力的生存水平(或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相对于农村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仅能维持等同于最低生存水平的收入水平,城市工业部门的雇佣工资也同样因农业劳动力收入低而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这一时期,即使城乡收入差距不大,但由于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只要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出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仍然会从农村迁向城市工业部门就业。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使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甚至被降低到“生存水平”以下的收入水平,形成了过剩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脱出的“推力”。显然,这一时期城市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农村农业部门对过剩劳动力形成的“推力(排斥力)”,是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状态将一直持续到经济增长的刘易斯“拐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逐步接近。经济增长一旦到达刘易斯“拐点”,农村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完毕,城乡两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也将趋向一致。这时,农村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是否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迁移城市化是否发生,将主要取决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由于低工资雇佣形成的资本积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属性、一定的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将使城市工业部门发展相对较快,生产效益较大,劳动力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由此形成对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拉力(吸引力)”,吸引农业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迁移、到工业部门就业。显然,这一时期城市工业部门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形成的“拉力(吸引力)”,是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的本义及城市化一般规律。首先来看,城市化的本义。从以上城市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可以看出,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趋势。而且人口城市化的概念及基本原理也都说明,无论是从“情”说还是据“理”看,城市化的本义或目的,就是通过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平等(如收入平等),来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所有公民(或居民)社会福祉的共同提高。也就是说,就城市化的本义或目的而言,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城乡平等,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所有公民(或居民)社会福祉能够共同提高(王桂新,2012)。这不仅是因为城市化的本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而且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市民)的生存,一直都不能离开农村和农民的基础性支撑,二者本来就是相互依赖、共生发展的。这是因为:

第一,城市之所以形成或城市化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农村(或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农业剩余粮食与剩余劳动力两大剩余。没有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不产生农业剩余粮食与剩余劳动力两大剩余,城市或城市化就不可能发生。所以,从这一意义来看,农村和农业是孕育城市或城市化发生的“母亲”。

第二,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始终需要农业继续提供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城市形成之后,虽然城市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即使在这一阶段,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仍然不能脱离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同理,没有农业继续提供剩余粮食,城市(人口)就没法生存;没有农业继续提供剩余劳动力,又何来城市化人口?!所以即使城市形成以后的发展,也仍然离不开农业,也必须继续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第三,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持久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因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基本产业的发展。而城市基本产业的发展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都主要依赖城市以外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及其他地区提供,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主要是提供给城市以外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消费。没有包括农村地区的广大腹地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及消费其产品和服务,城市和城市化就不能持续发展。

第四,城市虽然通过集聚经济和规模效益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中心,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社会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倡导生态文明的建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农村和农业最接近自然生态(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是城市生存发展所依托的重要生态基础。从长远来看,农业与农村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地球环境持续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以与自然一体的生产、生活为特征的农村和农业,就难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地球环境的持续性、实现建设可持续社会的目标。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中国   城乡   一体化   困境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