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盟友,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他们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会被一个问题所纠缠:“这个会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努力记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弃之惟恐不及。因为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反观自身、心灵对话都是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集体性与个人性的平衡。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不是不要利益,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毕竟,复数性(多样性)是人的基本境况,把每个人都当成独一无二的一个是基本的人道要求,而把所有人都当成可替代的、可通约的人则是最不人道的。现代教育到了缩小规模(包括学校和班级),走向个别化的时候了。
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养育心灵的需要,教育实践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探索。儿童的心灵成长有“自然”的一面,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呵护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过雏形的精神生活了。孩子念念有词的想象性的有声对话会逐步发展为想象性的无声对话,而内心对话的发育过程其实也是精神生活的发育过程,慢慢地孩子会将对话对象由想象的伙伴转换为想象的自己,会在想象中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映。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不干预孩子的出神与发呆,任其在想象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大规模的制度化的教育天生不包容孩子的这种“神游天外”,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病态,一种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毛病,总想在孩子的脑子里系上一根绳子,牵着孩子的注意力去学那客观化的知识。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方面要学着包容孩子们的发呆与出神,另一方面还要尝试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时不时地“神游天外”。关于沉思(meditation)与默观(contemplation)的教育探索就是这方面的努力。这些尝试虽然不足以动摇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毕竟为教育展示了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