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2013国企十大舆论危机点评:全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之道(5)

专业素养滞后化

新闻传播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央企对全媒体认识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导致不时发生关键时刻失语、不语、乱语的现象,结果陷入舆论困境。新闻传播,内容为王。要使内容达到最佳,需要企业新闻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知识储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央企对外传播离不开内部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适应web2.0时代的传播语境,避免央企屡屡陷入舆论困境,央企对外传播的“操盘手”必须进行专业素养的升级,比如加强外宣前沿专业知识和基础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与学术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

传播队伍薄弱化

每个央企要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品牌管理、企业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也不可或缺。而这与新闻传播密不可分。目前,央企外宣工作的部门设置和团队建设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比如,在部门职能上侧重对外的正面宣传,在品牌资产管理、危机管理、内外部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则相对薄弱甚至缺失。

央企新闻传播队伍还存在四个不对称:从事对内宣传的人多,从事对外传播的人少;从事传统媒体传播的人多,从事新媒体传播的人少;从事境内传播的人多,从事境外传播的人少;从事新闻宣传的人多,从事品牌管理的人少。因此,央企传播队伍要加快转型步伐,设立可承担多元角色、具有多项功能的部门以取代仅强调业务信息推送的宣传部,建立健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外宣工作制度,将新闻传播人员从单纯的传播者转型为企业品牌传播的综合性人才。    (文 | 王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新闻办)

品牌生死三段论

正确有效的危机公关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笨拙的危机公关却能让企业从天堂坠入地狱

股神巴菲特说:“建立起良好信誉要用20年,而毁掉它只需要5分钟。”

这一点不夸张。一个品牌的成长壮大或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勤努力,但是一个品牌的倒塌也许仅在一瞬间,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环节没有处理好而爆发公关危机。尤其是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企业被无数未知因素所包围,危机四伏。

其实,一个企业的真正强大,不在于盈利规模,也不在于增长迅速,而是看它在舆情危机面前有多大的承受力。一个企业能从容地应对舆情危机,才是企业塑造品牌价值、快速壮大的基础。

前不久,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快速提高央企品牌建设水平,塑造真正有竞争力的价值品牌。近几年央企的舆情危机频率逐年攀升,特别是2013年多个央企频陷舆论漩涡而不能自拔,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提高央企整体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因此,国企央企在规模、战略、管理上对标知名跨国公司的同时,必须补上面对危机、研究危机、解决危机这一课。

事前:危机预警至关重要

“当流言走在真相前面,流言就占上风了,央企有些与环境、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建设尤其需要地方政府和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未雨绸缪是必要的。”危机公关专家王微表示,中核集团遭遇核恐惧事件和中石油炼化项目遭抵制事件明显体现出很多央企做事侧重于应对,忽视预警。

危机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有危机,毕竟企业一旦出现危机无论是对于品牌价值还是经营生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如能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危机消灭于无形,就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亦是危机管理之根本所在。这就需要预警。

上一页 1... 34567...11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