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时,向欧亚地区各国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中国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潮流,表达了各国加深国际经济合作的愿望,得到了许多沿途国家的积极回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既恰逢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精髓,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合作更深入、贸易空间更广阔、民众往来更便利。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思路是,率先实现“五通”: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创造条件。二是加强“道路联通”,意在实现各国在铁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加快货物和人员往来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三是加强“贸易畅通”,通过消除各种贸易壁垒,扩大贸易规模。四是加强“货币流通”,以增强区域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五是加强“民心相通”,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夯实社会基础。
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目的在于实现欧亚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造福于各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希望通过经济带的构建,与各国分享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及中国坚定不移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亲、诚、惠、容”理念。它以广阔的欧亚地区为合作平台,本着互利共赢、平等开放的原则,推动欧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推动下,各种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不断涌现,跨境跨区域合作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尽管大多数国家逐渐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但世界经济整体低迷,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务实抉择。
对中亚国家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则反映出欧亚国家拓展对外经济联系的客观诉求。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欧亚大陆内部的中亚地区有历史的积淀,更有现实的需求。首先,中亚居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地段。中亚国家均为内陆国,没有出海口,长期以来对外经济往来受到极大限制。由于远离世界交通要道和主要干线,中亚国家的贸易运输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凭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国家不仅可以早日实现国际运输通道多元化的梦想,还可以尽享两端的发展机遇。
其次,中亚国家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客观诉求较为迫切。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都把吸引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任务之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无疑将给中亚国家进入太平洋、同亚太地区国家扩展国际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历史契机。习主席“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立即得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支持和积极评价。它们希望借“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东风,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多年来,中国同欧亚地区各国建立发展起来的友好合作关系,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了扎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中国同俄罗斯、中亚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发展长期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成为彼此的共识。中国同各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贸易规模逐年增加。如今,中俄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俄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两国地方合作的对接大规模展开。在中亚地区,中国是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国际贸易中心已发展成为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环节。中国成为中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可以说,当前的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处于最好时期。2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建立发展了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双边高层互访频繁。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的中亚之行将中国同中亚国家双边关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亚国家对中国信任加强,特别是中国自2004年以来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向中亚国家提供优惠贷款,中亚国家得到了实惠,对中国的好感和认同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没有稳定的安全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稳定发展。毋庸讳言,错综复杂的内外安全形势,同样挑战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首先,中亚地区三股势力活动出现反弹,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其次,阿富汗未来安全走势和毒品问题将长期影响中亚地区。第三,西亚北非地区持续的政治动荡也无时不在冲击着欧亚大陆。因此,受中亚地区严峻的安全环境、中亚国家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大国博弈等因素困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