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亚国家错误地选择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项目下自由可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来应对以上问题时,国际金融资本便开始对基本面不断趋于恶化的东亚发动了攻击,其基本的操作手段就是挤兑做空,结果由外汇储备流失而引起的货币危机在东亚国家中不断地蔓延和传染,并迅速地演变成为一场地区性的货币危机。由此可见,与拉美和南欧国家的危机相比,1997年发生在东亚国家的货币危机主要不是因为发展战略出错,而是政策出错,特别是在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国际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选择了错误的汇率与金融政策,即变固定汇率为浮动汇率和贸然开放资本项目的政策。以上两个政策的实施,为国际游资自由进出东亚国家、操纵汇率、发动金融攻击提供了便利。
中国目前的状况与当时东亚国家的状况有点相似: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下行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之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出口增长率的下降,伴随着出口增长减速而来的自然是外汇储备增长率的下降,这会产生远期汇率贬值的预期,从而激发资本外逃的动机。
第二,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名义工资背离生产率的上涨和土地价格的暴涨,使得外商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撤资愿望,并迫使本土企业也纷纷到海外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地。
第三,尽管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总量非常之高,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在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总量中,有不少的部分来自于境外短期套利资本的流入。大量非贸易项国际资本的流入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2008年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纷纷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了世界范围的流动性泛滥;二是因为中国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刚好采取了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反的宏观经济政策,发达工业化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套利,从而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
面对这种可能发生的货币(挤兑)危机,吸取东亚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予以防范:第一,对内稳定经济增长,借以改变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预期,为此就需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激活市场力量,尽可能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第二,对外尽快封闭投机敞口,主要的政策措施可以包括稳定汇率、降低利率,这意味着目前的浮动汇率制度和松财政与紧货币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需要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加以调整;第三,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即将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存量外资具有较高撤资意愿的情况下,暂不推进资本项目下自由可兑换的改革,以防资本大规模外流而导致货币危机。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也要非常谨慎,以防流向境外的人民币成为世界“空头”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