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议会选举制造成的结果是贵族阶层实现对议会下院席位的控制。与上院类似的是,下院也逐渐成为贵族寡头控制的机构。约翰·坎农对1715~1790年间议席分配所做统计表明:1715年,英格兰48个选邑部分或完全处于贵族控制之下,产生议员68名。如加上英格兰郡选区以及苏格兰、威尔士郡选区与选邑选区产生的议员,贵族完全控制的下院席位为105个,相当于下院总席位的五分之一以上。到1747年,随着贵族阶层对英格兰郡选区及选邑选区控制力的增强,贵族所控制的下院议席增加到167个,1784年底达到207个,1785年达到210个。由此看来,1715~1785年间,贵族控制议席数量翻了一倍,较之18世纪初翻了两番。13对此,18世纪末议会改革家亨利·弗德勒痛斥道:“下院不是一个大众代议机构,而是一个二流的贵族机构。”14可见,在18世纪,土地贵族借助腐败的选举制度,依靠手中的政治权势,牢牢地控制着议会,长期把持政权,维护旧制度,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15
18世纪后半叶工业化开始后,贵族专权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约翰·坎农的统计表明:1782~1820年间65位内阁成员中,43位是贵族,剩下的22位中14位是贵族之子,其他8位也与贵族有着亲戚关系。16再以内阁首相职位为例,1721~1832年间22位首相中,13人是上院贵族,6人是贵族之子,1人为贵族之孙,这些贵族首相大多家世久远,与王室关系密切。17
由此可见,从17世纪末起,一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是典型的贵族寡头统治。贵族阶层不仅控制了议会两院,而且长期把持内阁职务,成为垄断权力的特权阶层。作为土地社会的精英阶层,贵族在传统农业社会把持国家政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18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化兴起,现代社会的两大阶级——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开始形成,但新兴的社会阶层却难以获取相应的政治权利。这就使得英国的经济起飞与政治集权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和政治动荡。推行议会选举权改革,实现大众政治参与,成为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风起云涌的议会改革运动
如前所言,政治制度变革一般采用暴力革命或者和平改革的方式。到底该采取哪种方式呢?就英国而言,最终采取的是和平改革方式。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自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人已经学会用和平的妥协手段来解决政治冲突,改变国家政治制度。既然限制专制王权都可采用妥协方式,为什么改革议会选举制就不可以呢?其二,君主立宪制提供了一个民主框架,这是一种王权、上院、下院相互制约、共享权力的政治体制,而下院逐渐成为整个政权体系的核心。工业化以后,政治体制遇到的挑战,并非制度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议会下院腐败的选举制度难以包容新的社会阶级。由此,“光荣革命形成的传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框架,使得通过改革完成政治民主化成为可能”。18
18世纪60年代,乔治三世继位后不仅通过册封贵族控制上院,而且通过收买贿赂、封官许愿等手段控制下院,组建起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国王之友”政府。对此,激进分子威尔克斯在《北不列颠人报》上发表文章予以抨击,结果遭到审判并入狱。但狱中的威尔克斯已成为自由的象征,他多次被推选为议员,又多次被君主控制的下院剥夺议员资格。这使人们认识到,现存的议会选举制已无法体现民意,民众选出的议员居然无法进入议会,王权对议会的控制无以附加。改革腐败的议会选举制,从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1769年,伦敦中等阶级激进派在霍恩·图克领导下,组织起第一个政治组织——“权利法案支持者协会”。协会“寻求更加公正与平等的人民代表权”,尤其是新兴利益阶层即商业与制造业阶层的代表权。19协会主张通过立法手段将所有官吏清除出议会下院;提倡秘密投票制,要求缩短议会任期,杜绝选举中的舞弊行为。协会于1769年开始全国性请愿运动,共有18个郡、8个激进组织、10多个选邑向议会提交请愿书,共有60000多人在请愿书上签了名。20该协会在激起民众的政治意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