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何卫:乌克兰危机的历史因素

核心提示: 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1932年至1933年期间爆发的“大饥荒”在不少乌克兰人心中留下了可怕的阴影。此外,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乌克兰民族的特性。

2013年11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事出有因”,这一危机的原因既与外部力量的干预有关,也与乌克兰东西部地区的隔阂密切相关。而这一隔阂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

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结盟

早在4万多年前,在今天被称作乌克兰的这片土地上就有人居住。据说马就是在那里被驯化的。“乌克兰”一词的含义是“边界地区”。

公元9世纪下半叶,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在以第聂伯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区崛起,并迅速成为欧洲地区地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在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的条件下,要把如此辽阔的土地长期保持在一个政权的统治之下是极为艰难的。因此,进入12世纪后,基辅罗斯出现了封建王公割据的局面,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罗斯公国分别形成了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及白俄罗斯族。

12世纪期间基辅罗斯的内乱使这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欧洲大国走上了衰落之路,而13世纪30年代蒙古鞑靼人的武力入侵则进一步加速了它的灭亡。蒙古人击败基辅罗斯后,建立了金帐汗国。但在14世纪初立陶宛成为东欧大国后,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些王公开始投靠立陶宛大公国,最终使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被纳入立陶宛的统治之下。

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合并为一个国家后,波兰人成了乌克兰的统治者。波兰人不仅限制那里的乌克兰人的经济活动,而且还推广天主教。当时的规定是,波兰贵族必须信仰天主教,因此,一些乌克兰贵族只好改变宗教信仰,甚至改换姓氏和教名,而农民则依然信仰东正教。这是今天乌克兰西部地区居民信仰天主教、东部地区居民信仰东正教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日后不断发展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根源之一。

波兰统治者的民族压迫终于促使第聂伯河流域中部地区的哥萨克人在1591年揭竿而起。经过多次起义的洗礼,哥萨克人的力量不断壮大。1648年春,哥萨克人在赫麦尔尼茨基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起义。

为对付气势汹汹的波兰,赫麦尔尼茨基曾试图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但未成功。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乌克兰被迫向强邻俄罗斯求助。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佩列亚斯拉夫达成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俄罗斯可在乌克兰与波兰的边境地区驻军,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与此同时,乌克兰可享有较高的自治权,也可保留贵族的权力和财产。

尽管国际史学界对《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真实内容及其影响有着不同的看法,但1654年常被视为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实现民族联合的起点,也是乌俄关系的转折点,并对此后两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4年,苏共中央发表的《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三百周年提纲》称,乌克兰人民曾长期渴望与俄罗斯重新合并,因此,如果没有合并,乌克兰民族就不可能得到拯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654年的结盟是乌俄的双赢,因为俄罗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并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加强了与欧洲的联系,乌克兰则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融不断深化。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不能美化沙皇有意吞并乌克兰的野心。

“小俄罗斯人”的“俄罗斯化”

赫麦尔尼茨基去世后不久,乌克兰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权力之争和内讧为俄罗斯干预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为抵御俄罗斯的影响力,乌克兰在1658年与波兰签订了《加利奇协定》。根据该协定,乌克兰与波兰和立陶宛组成一个具有联邦性质的国家。毫无疑问,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见异思迁极为不满。1659年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获大胜。1660年,波兰与俄罗斯为争夺乌克兰而开战。1667年,两国达成停战协定。根据该协定,乌克兰被瓜分。俄罗斯获得了第聂伯河以东的地区,波兰得到了第聂伯河以西的地区,这也为日后乌克兰东西部地区的隔阂埋下了伏笔。

但沙皇俄国“蚕食”乌克兰的步伐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在加快。至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终于成功地用各种手段控制了乌克兰的大部分地盘,并逐步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具有一种天生不喜欢乌克兰人的情感。因此,俄罗斯必须加大对乌克兰实施“俄罗斯化”的力度,使乌克兰人尽快放弃其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从“小俄罗斯人”变为真正的俄罗斯人。

当然,乌克兰人并没有听之任之。1805年,乌克兰的一些贵族创办了哈尔科夫大学,该大学为培养乌克兰知识分子、开展文化教育和传播乌克兰文化作出了贡献。此外,乌克兰的知识分子还撰写了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培养和传播乌克兰的民族意识。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乌克兰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乌克兰出现了以反对民族压迫、废除农奴制和争取乌克兰独立为宗旨的民族运动,该运动在推动文化启蒙和强化民族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乌克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随之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乌克兰的民族运动,增强了他们反对民族压迫的决心和意志。

1917年爆发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此后,乌克兰出现了三种政治力量并存的局面。3月,来自乌克兰各地的一百多位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各界人士成立了“中央拉达”(代表大会)。6月23日,“中央拉达”发表了告乌克兰境内外乌克兰人民书,称乌克兰将成为“自由的乌克兰”,在不与俄罗斯决裂的条件下“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但乌克兰“中央拉达”却谴责这一起义,并先下手为强,在11月20日宣布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列宁希望用政治手段改造乌克兰“中央拉达”,并在乌克兰建立一个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权。1917年12月5日,列宁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绝对赞成乌克兰人民有完全的和无限制的自由……我们对乌克兰人说,你们乌克兰人可以按照你们的愿望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只有各国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联盟才会消灭民族迫害和民族纠纷的一切根源。”

1917年12月24日,第一届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哈尔科夫举行。会议宣布在乌克兰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其成员包括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1932年至1933年期间爆发的“大饥荒”在不少乌克兰人心中留下了可怕的阴影。此外,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乌克兰民族的特性。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约90%的选民赞成乌克兰脱离苏联完全独立。

独立后,乌克兰致力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在世界格局中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20多年来,乌克兰不仅成功地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份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而且还对其所继承的原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是,与沉重的历史遗产息息相关的东西部地区隔阂始终是乌克兰政治和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武洁]
标签: 乌克兰   危机   因素   历史   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