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重要基础:义利并举 义重于利(4)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新外交战略思想初析

新周边外交

中国有着广袤的周边地区,它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无论从地缘的地理方位和自然环境看,还是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关系来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特殊的重要性。周边关系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力行和谐世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长期以来,周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然而,由于历史纠纷、领土争端、发展问题和核扩散问题的存在和交织,例如中日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共同发展问题以及朝鲜、伊朗、南亚核问题等,中国的周边形势十分严峻,面临诸多的挑战。中国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周边关系,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周边关系主流是好的,基本上维护了安定和稳定,维持了睦邻友好合作。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接班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固和发展了亲仁善邻、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一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签署了500多项新的合作协议,启动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的计划,为新周边外交增添了新内容、注入了新动力。

继2013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新一届领导人频繁出访,抓住机遇,推进亚太区域交流和合作,开创中国周边外交新局面。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出访印尼,与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正式会谈,并应邀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宣布把中印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倡议建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月7日至8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APEC第21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发挥亚太的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还提出促进亚太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倡议得到与会领导人的普遍赞同。

2013年10月9日至10日,李克强总理在文莱出席第十六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六次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时值中国—东盟关系建立十周年,十年来,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20亿美元增至4000亿美元,增长率为23.6%,投资增加3.4倍,达1000亿美元。如今,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李克强总理在会议讲话中,提出把握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方向,强调双方应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地开展合作,推进东亚合作健康发展。接着,10月13日至15日,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越南,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决定海上、陆上、金融合作三头并进,成立三个联合工作组,年底启动,实实在在地从海上、陆上、金融三方面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还分别会见了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阮富仲和国家主席张晋创,双方表示要根据“十六字”方针和“四好”的要求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周边形势发生积极变化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于2013年10月24日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做好周边外交举行的一次非常及时、异常重要的外交会议。会议对今后5~10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工作思路作出了规划,可概括为“四个更加”、“四个坚持”和“四个着力”。战略目标的“四个更加”是:努力使中国和周边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基本方针的“四个坚持”是: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坚持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工作思路的“四个着力”是: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局面,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特别指出,“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对周边国家,要“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前一视角和后一理念成为新周边外交的两个亮点,显示出新时期中国的周边外交已打开新局面,正展现新势头。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硕]
标签: 中国   外交   战略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