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国情调研 > 正文

厘清新型城镇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形态深刻转变、城乡布局急剧调整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一部分村庄消失将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村庄要彻底消失。应该在城乡统筹的格局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保护好农村和耕地,就要限定城市的开发边界,防止城市空间无限蔓延,构建一种生态型的城市化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区域特色,体现资源、产业、文化、历史、经济等个性,不求其大,但求其精,不求其洋,但求其特。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坚持生态文明,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坚持城乡统筹,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规模问题。城市宜大还是宜小,在城镇化过程中曾引发诸多争论。主张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看重的是大城市在土地节约集约、辐射带动能力、吸纳人才、发展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而主张发展小城镇的,则强调小城镇在就地转移农业人口、城镇建设成本以及防治“大城市病”等方面的优势。城市规模大小,首先取决于其地理、气候、区位、资源、交通以及人口基数等诸多客观因素。只有在解决了一系列客观制约因素后,才谈得上规划层面上的城市大小问题。因此,就战略规划而言,城市发展格局只能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并使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既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吸纳就业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发展好大中城市,又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居住成本低、就地转移农业人口便利的优势,发展好小城市和小城镇,从而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要优化城镇宏观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抓好实施。要抓好规划制定工作,转变规划理念,实现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要坚持开门搞规划,编制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多听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要细化规划,在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前提下,研究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规划。要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以立法形式确定规划,使规划具有法律权威性。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厘清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