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既是我国长期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三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本质和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既能为行动注入强大的动力,又可能成为行动的巨大阻力。纵观人类社会每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进理念和认识,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方向指导和理论武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解放思想是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只有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36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也是思想解放引领了改革潮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南巡讲话消除了姓“社”姓“资”、“计划与市场”的疑虑,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形成;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打破了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势,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在新的阶段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说,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着改革开放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反之,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改革开放就寸步难行。

当前,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各种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更大幅度和更深层次地继续解放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只有物质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

邓小平精辟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首要的标准。他还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亲自领导和设计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从联产承包、解放农村生产力开始,一步步向各个领域推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首次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来论述,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际上是改革的最终价值追求,也就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但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财富才得以极大丰富,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实际上也是强调要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解放   三个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