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关键社会活力是社会有机体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的不断增强,既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社会活力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被充分激活,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效用得以充分释放,作为社会制度层面的体制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社会就生机勃勃,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缺失活力,人的创造性被抑制,财富的源泉被堵塞,体制机制被固化,社会就死气沉沉,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在“三个解放”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判断改革措施是否具有成效,主要是看其实施后是否激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力。邓小平指出:“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搞活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从改革的直接目的看,就是要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解除思想观念束缚,让社会各主体、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都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当前,利益固化的倾向与趋势日益明显,社会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活力,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即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等。
“三个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个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相互促进。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突破各种不利于发展的观念障碍,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宽松氛围,形成推动发展的正确导向,从而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了,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得到了实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解放思想;同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也能够推动人们“被动”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相互促进。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和惰性,激发社会主体巨大的内在潜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强大气场,从而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本身就包括思想活力,社会活力解放和增强了,全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更加宽松、自由、大胆创新的氛围,人们的思想禁锢被解除,就会以更加宽容、更加理解、更加崇尚的态度倡导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相互促进。生产力是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一切社会活力之源,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创造活力来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生不息、永不停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创造活力的过程。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能够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三个解放”有机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深化改革推动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又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物质基础。改革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活力的增强又反过来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所以,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做到“三个解放”,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