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越南也走上了小国开放的工业化道路,试图在短时期内完成人均收入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是自“二战”以来亚洲地区国家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迄今为止,在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洗礼之后,越南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将有助于其迈入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目前,越南不仅已经融入东亚生产网络中,并且正在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未来5~10年,越南仍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关键词】越南经济 工业化 亚洲 越南模式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识码】A
自“二战”以来,工业化进程在多个亚洲国家持续不断地被推进是亚洲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越南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越南也走上了小国开放的工业化道路,并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中低等收入国家。2001~2010年,越南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7.3%,高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2008年,越南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预计2014年将超过2000美元。越南因在上述方面取得的经济成就而被世人列为“新兴11国”或“VISTA”①5国之一。尽管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在工业化进程中犯下了一些“错误”,但越南今天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仍将有助于其顺利迈入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
“标准”的小国开放工业化模型
自英国开启世界工业化进程以来,工业化不同“范式”之间的主要区分点有三个:
其一是“大国”和“小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差异。这一点主要是市场“规模”在起作用,即大国往往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或具有不断扩张国内市场的能力,足以支撑工业部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即使在封闭条件下也可以在一国内部实现工业化。小国则不然,由于经济规模不足以支撑工业化所需要的市场条件,小国难以在封闭条件下启动工业化进程,因此,世界上能够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往往是大国,小国则需要借助大国力量(也就是大国的市场),才能完成工业化进程。
其二是“开放”与“封闭”在对各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或效果上存在的差异。这一点更类似于市场“效率”在起作用。②外部市场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助于一国加快工业化步伐,因而开放战略往往成为一国提速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如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获得较快提升。对于小国更是如此,限于一国的市场规模,走开放道路甚至成为小国推进工业化的“唯一”道路。亚洲国家的经验也证明,较早实行开放的经济体提前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机会,因而工业化进程比不开放的国家进展得更快些。如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比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先期实现了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后东亚其他经济体也开始转而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且一直沿用至今,包括越南在内。③
其三是经济“独立”问题。由于小国的经济发展是依附于大国或者说国际分工体系之下,在获得经济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接受国际分工体系内在的运行风险,这些风险甚至直接影响小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特别是当地区性或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小国很大程度上难免遭其害,其经济的恢复也有赖于大国的拉动。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东亚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下滑,直至1999年之后才由于美国信息产业部门的发展而有所恢复。尽管如此,小国需要把握工业化进程中开放度问题,不适当的开放有可能对本国经济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上述区别,小国与大国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上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毕竟小国也需要实现工业化目标,即实现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替代,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因此,小国在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进程中所展现的阶段性特征与大国基本雷同,这为我们判定小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提供了依据。从目前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④基本的结论是工业化进程也是主导产业部门的变迁过程,即从农业部门过渡到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再从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过渡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或者直接进入服务部门。大国一般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阶段,小国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小国缺乏技术研发的实力,在经历劳动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之后,有可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的国家(如韩国)继续向技术知识密集型部门推进,有的国家(如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则直接进入服务社会,有的国家(如部分拉美国家和东亚国家)继续依赖资源出口。
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往往存在一些可以用数据来表达的“理论值”或“标准值”,⑤用以标识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一是依靠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发展的经济体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验表明,当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或者在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000美元⑥时,经济增长多表现为5%以下的中低速水平;当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也即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5000美元时,经济增长率表现为10%甚至更高的速度,如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即人均收入水平在5000~12000美元时,经济增长表现为7%左右的中高速,如目前的中国;当进入服务部门发展时期,即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2000美元时,经济增长则又回到5%、甚至3%以下的中低速,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见表1)。二是结构变动方向。在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时,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呈上升趋势,达到40%甚至50%的峰值之后,才会有所下降,当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之后,即进入服务社会阶段后,工业部门占GDP的比重会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如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比重在15%以下。三是开放水平变化。实行对外开放战略有两种含义:一是积极融入世界市场,但国内市场不一定开放,如东亚国家虽然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但是国内市场的开放进程却慢于其对世界市场的融入进程;二是国内市场开放,在实行开放的条件下,通常大国的开放水平低于小国,如美欧等发达国家贸易占GDP的比重为20%,且贸易盈余基本为零,小国往往具有相当高的开放水平,很多国家贸易规模超过GDP。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