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成因非常复杂。主要是:首先,从经济根源上考量,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单纯追求物质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能源资源被过度地消耗,空气和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经济根源;其次,从思想根源上考量,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注重对资源能源的开发,未从思想上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最后,从制度根源上考量,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相关法律法规长期未能及时修订。比如《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施行的,长期没有修订,和当前的生态环境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而某些新出台的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对策建议为:
切实转变消费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人们还没有普遍形成“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基于此,当前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两个转变”,同时也亟待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到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之中。牢固树立生态意识,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克服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短视行为。为此,要采取措施开展全民性的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社会民众能够形成生态意识,提升其生态素养。与此同时,要坚决杜绝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
切实改进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明显的经济因素,那就是过去许多年来我国主要是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总量攀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的同时,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巨大代价,许多资源能源被浪费和不当地消耗,导致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巨大冲击。为此,要切实改进发展模式,实现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来减少能源资源开发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三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减少企业生产导致的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耗。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
切实完善政策指导,不断健全法律制度。政策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基于此,需要我们切实完善政策指导,不断健全法律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这都体现了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但是党的好政策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予以固定下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为此,必须着力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考核制度、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与此同时,要通过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及时修订《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其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刑事司法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切实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惩。
(作者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顾瑞珍:“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4/23/c_124616002.htm,2013年4月23日。
②邹声文,周婷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40%,18亿亩红线面临挑战”,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1/02-25/100627187.html,2011年2月25日。
③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312/t20131230_1298865.htm,2013年12月30日。
责编/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