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家先后设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甘肃兰白经济区、江西赣南、四川广安、宁夏银川—石嘴山等10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商务部等部门确定了3个批次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工业与信息化部也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可见,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失去比较优势的沿海产业出现了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2)。然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盟国家在地理区位、劳动力成本、关税消减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形成的综合成本优势更加突出,导致近年来我国沿海产业加速向东盟转移。显然,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东盟国家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直接的竞争态势。这种现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化解国内某些过剩产能有利(张茉楠,2009;董小君,2013、2014),但必将对我国“先沿海后内地”,再“沿海带动内地”梯度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产生巨大冲击,从而最终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的现状分析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存量为5.87亿美元,2010年大幅增长势头为143.5亿美元;到2012年,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进一步增加为282.38亿美元,比2010年又增加了近1倍。从流量上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为24.84亿美元,比2007年的9.68亿美元增加156.6%;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东盟投资增速减缓,投资额比2008年增加了8.6%;但2010年我国对东盟投资又迅速增长,比2009年增加63.25%;2012年,在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整体上小幅增加(3.31%)的情况下①,对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增长,其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44.83%、129.87%、109.23%、107.98%、84.69%、76.39%。图1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变动情况。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沿海地区是主要来源地②。到2010年,我国已成为缅甸、老挝、柬埔寨最大投资国,在东盟其他国家的投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不仅沿海地区向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快速增加,前些年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部分外资企业(包括台资企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再次转移的现象。据亚洲鞋业协会不完全统计,转移到柬埔寨的中国制鞋企业有40多家,其中不少是从东莞迁移过去的台资企业。④2013年,韩国三星电子在越南投资20亿美元,将手机制造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以获得当地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⑤就连一度选择绕开东南亚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也计划在印尼投资100亿美元建立生产工厂。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流入东盟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而同期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为1240亿美元,增长率不到8%。可见,外资也在快速流向东盟国家。如果包含外资在内的我国沿海产业持续快速向东盟转移,势必会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形成日益严峻的挑战。
沿海产业加速向东盟转移的成因
我国沿海产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东盟国家,主要是由综合比较优势相对变化所导致的。相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东盟区位优势明显,产品销往欧美主要市场的海运成本低。东盟地处海上交通要冲,除老挝之外的东盟9国均濒临海洋,海路运输十分便利。东盟通往北美市场的海运成本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致相当,通往欧洲市场的海运成本明显低于我国沿海。但是,无论是到北美还是欧洲,东盟国家的海运成本均大幅低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以产品出口到欧洲为例,当前从深圳出发运送一个40英尺集装箱到意大利热那亚港(Genova)的海运运费约为1800美元(或人民币11196元),如果从毗邻广东的中部地区城市湖南郴州出发(郴州属于“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则要多支付从郴州到珠三角出海口的陆路运费约人民币6500元,运费增幅高达58%,四川、贵州等西部地区则更高。显然,高昂的运输费用是妨碍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因素,东盟国家较低的海运成本使其对我国中西部形成竞争优势。
东盟人口密度大,发展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低。东盟10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拥有6.01亿人口(2010年数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12年6月发布的调查数据表明(见图2),东盟国家承接产业转移代表性城市的制造业工人月平均基础工资分别为:马尼拉(325美元)、曼谷(286美元)、雅加达(209美元)、宿务(195美元)、万象(118美元)、河内(111美元)、金边(82美元)、仰光(68美元)。同时期,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沈阳的这一数据分别为439美元、352美元、317美元、333美元和299美元。显然,东盟大多数地区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我国沿海地区,甚至明显低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对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区段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东盟区内关税大幅消减,地区间贸易成本下降。东盟国家推动实现贸易自由化以来,6亿人口的市场已经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6个较发达的东盟国家已取消了99.65%的货物进口关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4个较不发达的国家已将98.86%的货物进口关税税率降至5%以下。根据东盟自贸区的原产地规则,我国沿海企业只要转移到东盟国家,如果在当地投资生产的产品中本地含量达到40%以上,则视为本国产品,可享受更大范围优惠关税。不仅如此,东盟还可利用与日本、韩国、印度、欧盟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将产品销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从而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大效应。这就是说,在当前欧美国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背景下,沿海产业转移到东盟不仅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而且还有利于绕过贸易壁垒和减少贸易摩擦。
东盟各国出台多种投资优惠政策,对我国沿海产业的吸引力增大。越南政府在《新投资法》等法规中明确规定了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越南广宁省等地还以协助兴建基础设施工程、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减免土地租金等多种方式,为外商在当地投资创造有利条件。⑧从2008年11月开始,菲律宾政府规定,只要在该国投资并雇佣10名以上菲律宾工人的外国人,就能获得永久签证,外国企业在菲律宾的经济园区投资落户时,不仅可以适用所得税和关税上的优惠政策,还可以享受经济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及“全天候服务”,⑨此外,菲律宾还确立半导体和电子、服装和纺织等9个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及其他优惠措施。泰国从2010年6月1日起出台新投资政策,规定外资在泰国设立企业总部,可免收15年法人所得税。⑩这些措施,对我国沿海企业的吸引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