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产业向东盟转移给中西部地区带来隐忧
东盟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如果沿海产业大量向东盟转移,则向中西部转移必然相应大规模减少,进而会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持续的负面效应。
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抑制。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我国在全球市场中十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且保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大国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一些低技术但并非高污染、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长期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当前,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仍然很大。与东部地区依靠繁荣的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和县域经济带动大量就业的发展模式相比,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从而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既有利于维持这些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也十分有利于解决中西部地区的就业问题。相反,沿海产业大量转移到东盟国家,也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大量流失。
中西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减少。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主要以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方式间接参与国际分工。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仅能够拓宽内地企业的国际化视野,而且能够带动沿海地区全球化的产业链向内地延伸,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切入国际分工体系。同时,转移企业融入当地产业链,还可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网络,促进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跃升。如果沿海产业大规模转向东盟国家,中西部片段化的产业链条将失去与国际分工体系对接的重要机遇,孤立在中西部地区的本土产业将难以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不仅如此,由于国内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高于部分东盟国家,如果沿海地区的产业链大规模向东盟转移,不仅会加剧沿海地区产业“空心化”的风险,甚至可能带动中西部产业(特别是从事配套环节的产业)向外转移,从而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中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减弱。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甚至还是在初期。产业转移伴随着直接的技术转移并能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沿海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能够推动中西部企业加快技术追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产品、渠道、品牌等多个维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事实上,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提升工业化水平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例如,从2012年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中1亿元以上项目的产业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安徽省当年实际利用的5283.2亿元省外资金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57.9%(见表1)。数据表明,制造业是当前产业转移的主体。如果我国沿海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东盟国家,将减弱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中西部产业布局调整的进程减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设计采取的是“先沿海后内地”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前期优先发展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待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通过示范效应和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当前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环境承载力下降、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的背景下,引导沿海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契机。如果沿海产业大规模转移到东盟国家,就会减缓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与优化的进程,不仅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反而可能使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