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全球经济 > 正文

国际电影节的“经济账”(2)

核心提示: “电影节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影响力。”赵志勇表示,拥有一个国际性电影节非常必要。

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之际,组委会曾走访了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等多个电影节主办方。就三大电影节整体收支状况来看,仅靠自身投入远远不够,一般而言,政府部门的投资和扶持力度达50%以上。

据了解,戛纳电影节,每年的运营资金约为2000万欧元,其中1200万欧元由法国国家影视中心、普罗旺斯——蓝色海岸大区政府和戛纳市政府财政负担,其余部分由私人和企业赞助补充。威尼斯电影节的规模相对较小,运营费用约为1200万欧元,其中约700万欧元的资金来自意大利文化部。柏林电影节预算约为1000 万欧元,其中650万欧元来自联邦政府文化部拨款,其余部分才来自赞助商和自行收入。

赵志勇坦言,电影节是运营成本不菲的文化活动,从参展影片的拷贝译制、评审费用,到参展嘉宾的邀请,落地接待,乃至开幕式的场地租用,灯光造型均需组委会承担。而嘉宾邀请费用甚至占据了整体预算的30%。

中国电影市场将超越美国

虽然对于主办方来说,电影节像是不算“经济账”的公益事业,而对于电影制作方、投资方和院线来说,电影节却意味着版权交易、影片放映、项目签约密集的“生意场”。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公布数据显示,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为期三天的交易板块“北京电影市场”项目中,参展商248家,机构来宾数超1000家。共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高达105.21亿,是历届中国电影影展交易之最。其中电影投资制作项目38.03亿元,比上届增长22%;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比上届增长13%;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新增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23亿元。

“市场表现是北京电影节一个核心吸引力。”赵志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4年来,北京电影节的步伐堪称“稳健”:电影市场项目签约额4年来呈阶梯级增长,第一届至第三届交易总额分别是27亿、52亿和87.3亿,今年则突破105亿。北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最大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交易额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两个A类电影节上海和东京。

在赵志勇看来,交易额的增长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密切吻合。世界电影制作业正在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愈发强大的兴趣。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包括意大利、英国和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打造“国家队”,即组织多家影视制作公司、后期特效公司共同参展。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经济账   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