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民党制定第二部纲领——即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时,恩格斯曾给予大量理论指导。这部纲领包括理论和实际政策两个部分,分别由卡尔·考斯基和爱德华·伯恩施坦执笔撰写。由于理论与实际政策部分缺乏有机衔接,导致理论与实践、最终目标与现实政策的脱节。此后,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逐渐放弃阶级斗争、尤其是暴力的阶级斗争,转而走向议会民主制。
总体而言,德国社民党在19世纪末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指导地位,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直到1959年制定的《哥德斯堡纲领》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再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党的指导思想,转而主张世界观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一直存在。在《哥德斯堡纲领》颁布30年之后、两德统一前夕的1989年,德国社民党制定的《柏林纲领》重新肯定了该党的马克思主义渊源。《柏林纲领》中写道:“具有各种不同基本信念和信仰的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进行合作。他们的协调一致是以共同的基本价值和相同的政治目标为基础的。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渊源来自于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主义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和社会学说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③之后,德国社民党在2007年最新制定的《汉堡纲领》中,再度重申了社民党的马克思主义渊源:“自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以来,它认为自己是左翼人民党,它植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和工人运动的经验。”④
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社民党不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它也并未彻底否定或反对马克思主义,至少它仍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理论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社民党的这种转型也是由客观环境和德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在议会民主制条件下,一个政党要上台执政,就要争取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而在二战后的德国,单纯依靠工人阶级,已难以取得这样的多数。
实际上,德国社民党与马克思的渊源持续至今。德国西南边境特里尔市的布吕肯街10号是马克思的出生地。后来,这里曾被改为铁器店,德国社民党在1928年以近10万帝国马克的价格从私人手中买下这座房子。纳粹上台后,房屋被占领,内部文物惨遭洗劫,直到二战后才归还给社民党。1947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129周年纪念日,这里被辟为对外开放的马克思纪念馆,至今仍由亲德国社民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持有和运行。1981年,艾伯特基金会又在特里尔建立了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搜集整理及版本研究工作。目前,艾伯特基金会还是参与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成员之一。
残酷的高压和迫害使德国社民党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政党,即使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依然存续发展,除了理论上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外,该党独特的组织传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社民党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该党在俾斯麦的反社会党人法(1878~1890年)时期和希特勒统治时期(1933~1945年)两度被禁,众多党员惨遭迫害。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时期,德国社民党虽然被取缔,但该党党员仍能以个人身份参与国会及地方议会选举。因此,社民党党员充分利用议会合法讲坛积极展开活动,在国会及地方议会中仍维持了社民党党团合法的活动空间,成为社民党能够维系的一支力量。此外,德国社民党还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如体育俱乐部、音乐俱乐部、郊游俱乐部等文体活动组织。这些社团组织虽然表面上与政治无关,但却可以称得上是德国工人阶级的一项伟大组织成就。这种相对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社会团体小环境是将德国社民党党员维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社民党的组织得以因此存续。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构建的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解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