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遵义存几百万平方无合法手续楼房:开发商都有门路(5)

核心提示: 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到遵义讨生活的“张富贵”们,把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地下黑楼市”。

“楼主”:“黑楼房”是新市民赚钱养老的唯一机会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随着遵义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大量郊区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土地日益减少。由于缺乏生计,他们便以土地为资本,找人合伙建房,对方负责投资,楼房建好后,双方按照比例进行分配。

2010年以前,“黑楼房”建好后,常见的分配比例是农民只要其中一层,其余的归建筑商。2010年以后,由于政府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盖房风险增高,农民一般都会要两层或者三层,导致建筑商为了增加利润,就加高楼层,所以,10层以上的“黑楼房”,基本都是2010年以后建的。房屋建好后,一般用于出租或卖给外地人获利;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为了获取政府更多的拆迁补偿款。

今年5月25日下午,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见到了一位“黑楼房楼主”郑二军(化名)。

“我在外面漂了8年,在北京、东莞、常州都打过工。”郑二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春节,他从江苏回到遵义,开始筹划建楼房,“当时,我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已经盖了高楼,有的一两千平米,有的三四千平米,楼房造价低,好卖,如果政府要拆迁,还会给补偿,就算补偿标准低,但是面积大,一样有的赚。”

记者了解到,遵义市的“黑楼房”,由于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不缴纳城市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同时,也没有其他物业及配套设施,成本相对较低。遵义市人大、政协2012年的调查报告称,据房管部门调查显示,2007年,“黑楼房”的成本为350至400元/平方米,出售价格为700元/平方米。2013年,“黑楼房”的成本为700至800元/平方米,出售价格为1500至2000元/平方米,利润高达100%,有的区域更高。

郑二军告诉记者,遵义有一批专门从事“黑楼房”项目的老板,“这些人,要么有钱投资,要么有政府关系,要么本身就是建筑商,总之,都是有能力、有门路的人。”他认识的一个老板,两年建了10栋楼,总投资超过1500万元,净利润超过3500万元,这还没考虑房价上涨的因素。

在郑二军看来,自己回乡建房,是抓住了一次好机遇,“从前是农民,后来变成了市民,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我们这些新市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所能依靠的就是这点土地,把楼盖起来,就等于有了养老的资本,政府不拆,我们就靠着这些房子,或者卖掉,或者出租;政府要是拆,也会给一定的补偿。总之,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了,你胆量够大,就一定要想方设法盖大楼。”

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敢于盖“黑楼房”的“楼主”们,大多有着和郑二军一样的“抓机遇”心态。

为了躲避政府的打击,“黑楼房”建设的手段也在花样翻新。5月26日,专门负责打击违章建筑的遵义市城乡规划稽查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杨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有的村民是先搭钢架棚,然后在里面施工,外面看不到,拆除钢架棚后,一栋新的违法建筑就“诞生”了;有的甚至是钢架棚销售商与村民协商,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就可以搭钢架棚,等政府或房地产开发公司赔付后再结账。

记者在董公寺镇沿红村、南郊水厂附近以及南关镇长岗村发现了大量新建的“黑楼房”。比如高桥镇隋阳阁社区庙角组,这个共有120来户的村民小组,建了6万平方米的“黑楼房”,户均近5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见到,这些“黑楼房”大多是单砖墙,看上去摇摇欲坠,且楼房大多空置着。“这些房子都是为了获得拆迁补偿的,楼主根本没打算住人。”知情人士说。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遵义   楼房   无合法手续   开发商   遵义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