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工作室的资源,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工作室制”强调校企合作,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应该适应社会与产业的需要,倡导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匹配,学校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相匹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进入社会就业。而且,工作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与企业类似,学生能够认识该领域运行机制,感受职场氛围。在工作室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双方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教学相长。
“项目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引导式”教学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这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普遍价值标准与行业规范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参与项目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各种不同的项目中,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工作要求,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利于学生就业。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固定知识点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换为以项目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讲台上的“传道者”转化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从项目申请到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考核方式从闭卷知识点为主的考核转变为以行业标准评定为主的考核,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项目实际运作中的规范和技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文化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实践实习,甚至有的文化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学金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文化企业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的用人需求。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办学培养人才,是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学习、研究机构研究和文化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获得理论知识,在文化企业应用知识和获取实践经验,在科研领域拓展知识和开拓创新,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产学研结合通常以某一项目为载体,学生、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企业通力合作,使学生接触工作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可吸引高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毕业生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文化企业可减少用人成本,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必须加快凝聚和造就一批既精通文化、又熟悉市场,既精于文化创造、又善于经营管理,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首先,加强高校的专业化培养。立足现有高等院校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构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在文化、创意、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第二,推进多渠道的个性化培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和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内容创意、设计开发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文化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紧密结合,加强培养人才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通过现场面授、培训班、项目参与、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育等培训形式,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完善文化企业在职人员社会培训制度,发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优势,创新各类高级研修班、培训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满足文化产业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机构加强力度,更迫切的是需要一批中国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国内高校、文化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建立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和双向交流机制,打破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
第四,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根据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文化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意设计评奖评比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计划及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作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尊重创意设计成果、保护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奖励和展示展演,将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纳入创业创意人才库,通过交流培训、交易推介、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发现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创业”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渠道。
第五,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其工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其成长特别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文化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文化产业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将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将更加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的个体效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六,吸引国际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机制,制定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国际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以讲学、短期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的前期成果,项目编号:12&ZD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