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极富盛名的一部著作,在著作中他提出并阐述了“单向度的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逐渐丧失了否定、批评、想象和超越的能力。该著作又是他分析和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代表作,通过批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理论。他的思想虽有很多缺陷,但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社会 极权主义社会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代表,虽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马尔库塞却并没有被发达工业社会表面的繁荣迷住双眼,反而用他哲思的能力看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繁荣表面之下的各种不良现象。《单向度的人》是他的社会批判理论著作,他从单向度人的形成、单向度社会的实现、人的本质及革命理论观点出发,探讨其思想理论对当代我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单向度的人”的形成
“向度”(dimension),又可译作“维度”、“方面”。“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失去自我、失去想象力的人。在发展水平极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达,生产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先进,物质资料极其丰富,公民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事实上,该社会是一个更加压抑人的个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完全是机器的一部分,是失去了批判和反思的人,人甚至沦为物的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普遍认为,单向度的人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虚假的需求”。在发达工业社会,人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需求的满足只能在外在上体现社会的繁荣进步,但并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指出,有必要对需要的真实与虚假进行分辨,“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①。外界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这种需要的实现,而这些需要则始终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所生产的附加品。“当一个社会按照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②在虚假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便安于统治,迷失自己,失去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马尔库塞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爱欲的压抑是必然的、合理的理论,他认为,在经济贫困的社会,人要致力于为克服贫困而进行必要的劳动,在这样的时代,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人的爱欲才能够造就社会的文化,这是对人的基本的压抑。而在科技不断进步,物质逐渐丰富,人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为了特定文明阶段的统治利益而对人所强行施加的压抑,是在基本压抑之外的多余压抑。“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即要求从尚可忍受的、有好处的和舒适的情况中摆脱出来的需要,同时它容忍和宽恕富裕社会的破坏力量和抑制功能。”③虚假需求即是一种多余压抑,它使人成为消费的工具,成为物的奴隶,从而加剧了人的单向度性。
第三,单向度的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批判性的丧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财富被少数的资本家所占有,因此也必然导致他们拥有大部分的权力,形成极权主义。“毫不奇怪,在工业文明的最发达地区,社会控制已被潜化到这样的地步,甚至连个人的抗议在根本上也受到影响。”④发达工业社会蜕变成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的社会,成功地消除了对立派别、对立意见、对立向度的存在,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人的敌对于外部要求的“内心向度”已不复存在,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而这个社会也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单向度”社会的实现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该社会中无一例外地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社会。其著作的导言部分“批判的停顿:没有反对派的社会”是这一社会的缩影,其实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政治领域,往往会使得这个社会中政治对立面一体化建立和实现,而那些对社会具有持续危害性的政治派别得以消除。“对立派别的一致包容了制度进步所依赖的那些阶层,就是说,包容了其存在曾经表现为整个制度的对立面的那些阶级。”“维持和改善现制度这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利益,在当代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把先前的敌手联合起来了。”⑤
第二,在生活领域,发达的工业社会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的差异。在发达工业社会,社会上的人得益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以提高,不管阶级、种族、社会地位的差别,社会成员可以享受同样的社会产品和社会服务。以往社会中,人们不满于低劣的生存状况,以自由和平等的名义提出抗议,这样的情况在发达工业社会已不复存在。
第三,在文化领域,高层文化与现实实现了同一。这两者本来是保持着距离的,但“今天的新奇之处是通过消除高层文化中对立的、异己的和超越性的因素—它们借助高层文化而构成现实的另一种向度—来消除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对立。清除双向度文化的办法,不是否定和拒斥各种‘文化价值’,而是把它们全部纳入已确立的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显示它们。”⑥在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文化与现实之间的间距被克服。
第四,在思想领域,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流行的是单向度哲学,与否定性思维相比,单向度的肯定性思维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地位,甚至没有否定性思维的立足之地。
总之,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逐渐成为机器的奴隶,成为异化的工具,这也逐渐导致了权力极端性。“技术的进步扩展到整个统治和协调制度,创造出种种生活(和权力)形式,这些生活形式似乎调和着反对这一制度的各种势力,并击败和拒斥以摆脱劳役和统治、获得自由的历史前景的名义而提出的所有抗议。”⑦
人的本质及其革命理论
人的本质理论。从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质论出发,马尔库塞指出,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人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先天的无意识比后天的意识更加接近人的本质,故而能更好地反映人的本质。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两种本能是生与死,而无意识就是由这两种最基本的本能所组成。生本能与人的存在原则相一致,所以它真正体现人的本质。他不同意弗洛伊德将生本能归结为性欲,而认为是一种爱欲,爱欲是包括性欲而不止于性欲的,因而他认为人的本质即爱欲。他同意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就是人的本质的解放的思想,认为人的解放就是人的爱欲的解放。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爱欲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压抑,为了使人摆脱痛苦,恢复人的本质和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解放爱欲。
革命理论。虽然在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评中得出了一种看似前景暗淡的悲观结论,但马尔库塞在他后来《论解放》、《反革命与造反》等著作中修正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他的革命理论。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是极其富裕的社会,技术极大进步,生产力极大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然而,压抑、奴役和异化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不仅要有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更重要的是人要受到尊重,要使人的精神受到重视,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人摆脱物质的奴役。因此,必须进行革命,消除不必要的压抑,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
通过分析压抑的不同类型,即为使人类得以生存、克服贫困、建立文明而不得不对本能进行的压抑是基本压抑,而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而对本能强行施加的压抑是多余压抑,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压抑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多余压抑,进而他提出我们要消除这种压迫人的思想的多余压抑,解放爱欲,建立一种非压抑性的文明。
“多余压抑”被消除的非压抑性文明的社会是他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社会,到那时,人们从现有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自由的时间变成个人生活的内容,工作变成了人的能力的自由发挥,爱欲关系将普遍化,并发展成为一种爱欲的文明,劳动将永远废止而被游戏所取代。他所描述的这种社会固然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但他认为乌托邦不仅有消极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乌托邦代表着对社会的批评,代表着超越现实,代表着美好的理想以及社会进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