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传统农区如何更好承接产业转移

【摘要】传统农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呈现出加速发展、同质化现象、矛盾凸显等特点。产业集聚区是破解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困局的有效方式,产业集聚区对于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要素集聚效应、梯度提升效应和竞争力延展效应。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传统农区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人口以农民为主、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实践中,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内生动力不足,只能通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起飞。然而一个客观的事实,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大多数传统农区并不具备梯度承接的能力,在顶层设计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及发展正使这种承接成为可能。

当前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众多传统农区充分拓展后发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为契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当前,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产业转移推进加速发展,“三快”态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大大改进了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进程,优化了传统农区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传统农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三快”:一是企业成长速度快。转移到传统农区后,企业通过生产要素新优势的充分释放和重新组合,尤其是制度要素中优惠政策因素的作用,总体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下降,生产函数得到了优化和改进,企业获得新一轮快速发展。二是产业水平提升快。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占比逐渐减小,二三产业伴随产业转移逐渐发展壮大,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整体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传统农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类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快速改进着传统农区的主导产业。三是经济效果显现快。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日趋深入及移入企业生产能力的逐渐形成,承接产业转移为传统农区注入了新鲜的成长动力,显示出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传统农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对传统农区社会管理、文化创新、生态环保等相关领域也都产生加速作用。

产业转移引致矛盾聚焦,“三同”问题突出。传统农区大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发展经历,长期经济发展的惯性,造成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趋同的特点及问题。一是承接产业层次趋同。选择产业转移的企业虽然也有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但仍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传统加工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企业由于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伴随传统农区的招商引资活动,大量转移到传统农区并遍地开花。二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传统农区在自身的产业结构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上,大多基于既往的经济结构及地理环境,而不少内陆的传统农区在此方面又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最终决定了不少传统农区在产业结构的定位上趋同。而众多相同相似企业的移入,也外在强化了这种趋势。三是转移企业诉求趋同。由于传统农区大多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前期政策承诺不能有效落实等相似的现实困境,导致企业诉求趋同。调研发现,转移企业的诉求主要集中于土地保障瓶颈、水电燃气供给不足、招工难、生活设施不配套、金融服务缺乏、政府制度保障不足等问题。趋同本身所带来的直接恶果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竞争继而会演变为传统农区之间的恶性竞争,这种“逐底竞争”的后果需提早加以重视。

产业转移引致发展困局,“三困”矛盾凸显。承接产业转移改变了传统农区成长的轨迹,使传统农区面临着由慢发展到快成长的速度变迁,面对“成长的烦恼”,新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是工业发展与节能环保的矛盾。但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等问题接踵而来。在转移产业中不乏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对传统农区的节能环保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二是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的矛盾。在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痕迹过于浓重,许多重大经济活动的主角几乎都是政府,在引导企业发展中政府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理念,对企业的干预程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迫使转移企业不得不承受因为缺乏经济自由,以及政府部门办事环节多、节奏慢、效率低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和损失。与此同时,市场作用的发挥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难以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转移企业自身也面临着自身的矛盾认识,一方面希望政府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又希望能通过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谋求发展的捷径。这本身也就是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矛盾的外在表现。三是做存量与做增量的矛盾。所谓做存量是指已转移的企业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所谓做增量则是指通过不断招商引资吸引产业转移的问题。增量是新企业的移入,是资金与技术的供给,具有明显的增加幅度,容易形成政绩,而存量则是一个累积增长的过程,增长速度较慢。实践中,部分传统农区存在重视做增量而忽视做存量的情况。这种对于新移入企业的偏爱,会导致政府政策的走向偏颇,从而影响政府对于已入驻企业服务保障的积极性,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三大效应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于产业转移会产生连锁作用。其具体过程表现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地理集中,引起人才、资本、技术和制度等要素集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提升区域梯度,促进企业转移,同时拉动与现有企业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使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强化与延展,在转移产业的推动下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系统。对于传统农区而言,产业集聚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是产业转移发展的一个核心节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三大效应。

要素集聚效应。传统农区大多经济要素匮乏,稀缺的经济要素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困局。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大多由政府主导,政府在建设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集中财力物力加强集聚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制度等要素的聚集,有效提高了要素的区域集中度,减少了“撒胡椒面”所造成的要素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各种要素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合力,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

具体来看,产业集聚区的要素集聚效应使要素功能发生异化,产生外部经济。一是促进资本集聚。产业集聚区吸引产业转移的过程也是资本引进的过程,通过将企业聚拢发展,并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使资本的边际效率得以提高,促进资本深化。二是促进技术集聚。企业的空间聚集,通常是相同相似企业的集聚,这些企业具有近似的技术条件,在共生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技术模仿、技术交流及技术溢出等方式促进技术在集聚中共同进步。三是促进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区在规划建设中普遍强调对人才的保障,使企业的各类工作人员都能够在集聚区内安心地工作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帮助企业聚拢人才、留住人才。四是促进制度集聚。集聚区的建设,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强化制度创新,减少路径依赖所带来的制度变迁难题。这种制度创新主要是在集聚区内部小范围进行,可以在不触动原有制度惯性的基础上,直接向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和模仿,并不断进行试验和修正。

梯度提升效应。区域梯度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地图上的表示,区域梯度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通常是一级一级地传递,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只有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达到了产业发展的要求,处在了梯度差距的合理位置,低梯度地区才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①传统农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创新能力偏弱,是典型的较低梯度地区。按照梯度理论分析,很多产业是不会选择向传统农区进行转移的。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能够在局部范围内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梯度。一方面,产业集聚促进集聚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在一个小范围内有效提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利用外资数量等经济发展指标,较快地缩小了与高梯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周边区域形成极化效应,吸引周边要素融入集聚区发展,更进一步推升集聚区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促进集聚区范围内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集聚区本质是创新源的建设,其形成归根于政府的制度创新、企业的投入创新、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集聚合力作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多方力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不断整合,实现局部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伴随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创新能力的聚拢,产业集聚区逐步成为低梯度传统农区中的经济高地,具备承接优势产业的能力。

竞争力延展效应。产业竞争力表现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和持续获取利润,其核心是产业竞争优势的取得,提升及保持竞争力是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研究及实践表明,产业集聚区将为企业及产业的未来成长带来竞争力延展效应。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农区   传统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