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的延展表现为企业综合发展能力的提升。一是集聚区大大降低交易费用。由于集聚区企业的地理邻近及相互交织,容易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为上下游企业节约运输、信息等成本,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二是集聚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集聚区内众多专业化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相互分工、彼此协作,各个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进。同时类似企业之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也有利于生产效率持续改进。三是集聚区大大改进产业发展的进程。随着产业集聚的逐步形成,区内会逐步聚集起一组在地理上邻近并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这些企业会逐步趋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通过共生和互补而紧密交织。这种相互影响会逐步超越简单的外部经济,形成企业共生体,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促进共同创新,形成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的发展会演变成真正意义的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竞争力会对待转移的企业产生强大的磁性,吸引相关产业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某一领域的品牌效应,彻底改变该传统农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产业认知。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对策建议
注重顶层设计与市场调整的结合。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传统农区很难自发地促进优势产业的转移和集聚,前期的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强势推进,政府要做好集聚区建设前期的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区要素环境的培育、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等一系列工作,通过顶层设计的“政策租”促进要素的快速聚集,形成传统农区的产业高地,这一进程是市场力量所无法取代的。
产业集聚区的培育过程伴随着产业转移进程的逐步开始,其间会有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产业转移进入产业集聚区聚集。当产业集聚区发展到第二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对产业集聚区的强势管理,要将引导产业发展的力量归还给市场,转而进行要素市场的培育、市场体系的完善、制度环境的建设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进等。市场会逐渐对前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成果进行调整,集聚区内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会自发加大上下游产业联系,促进相关企业转移,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使原有的“政策租”转向“集聚租”,②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跃进。与此同时,一些不适宜进行集聚区建设而主观建设的产业集聚区会因为市场的力量而逐步走向消亡,这些传统农区将保持区域原始的农区风貌,为今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留下良好的发展空间。
注重提升内效与巧借外力的结合。产业集聚区不是简单的企业集聚区,单纯的企业集聚难以形成对产业转移的持续吸引力。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区,必须高度关注集聚区提升内效与巧借外力的结合。
一是加大对外部资源的引进消化吸收。产业集聚区在传统农区的区域发展中通常处于“中心—外围”的中心地带,要利用这种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极化效应,吸引周边的各种要素资源流入产业集聚区,为转移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使要素在市场化作用下在集聚区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要尽可能减少对集聚区内要素流动的干预,使集聚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在集聚区内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使不同要素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优化组合、集约使用。三是要不断促进集聚区企业生态群落的形成。要完善集聚区内产业链条,使企业关系由离散走向密切,构建合理的集聚区产业生态环境、形成稳定的企业生态群落。四是注重外力的巧用。传统农区大多是前期东南沿海发展进程中的劳务输出地,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要注重充分利用根亲关系等促进外部人力资源的回流,以良好的集聚区环境“筑巢引凤”。同时,要充分利用集聚区内已转移企业的社会资源,通过建立行会、组织联谊会等方式,吸引外部相关企业的转移。
注重制度改进与创新发展的结合。建设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要注重对传统农区原有制度的改进与创新。一方面要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应加大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集聚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单位虽小但职能齐全的服务机构,能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要逐步建立起数字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的产业集聚区评价体制,既注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又强调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注重集聚区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力。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创新,加大对于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培育,强化社会的信用意识、市场意识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发展理念的创新。各传统农区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是单纯地打造产业链,依靠低成本和规模扩张,而是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知识弥漫、学科交叉、企业互动、产业融合的所在,为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产业集聚区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早期政策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到未来市场作用下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转换发展思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使创新能够立足本土。要站位高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定位产业集聚区,主动将生产融入全球产业链中,以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用产业集聚区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不断创新激励产业转移。
(作者单位:中共信阳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河南省黄淮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12400410016)
【注释】
①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33~339页。
②易毅,张可云:“集聚区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