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中国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与需求分析

—以大连市旅顺口区柏岚子村为例

【摘要】文章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柏岚子村为例,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在经济、医疗、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农村养老和医疗资源,使广大农村老人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安享晚年。

【关键词】老龄化 农村养老 养老需求 需求满足程度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首先,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更为严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8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已超过1亿。全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00万,其中1200万生活在农村。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末,我国城乡失能老人总数达到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人达到1080万,约80%的失能老人住在农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人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完全失能老人将达到1240万,农村有照料需求的占61.8%,农村照料需求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

其次,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的家庭规模小型化,以及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造成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1人,城乡空巢家庭大幅增加,约占老年家庭的50%左右,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比例达到38.3%。农村老年人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社区服务不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并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和“新农合”主要是解决农民养和医的基本保障,这也是农村老年人最首要最直接的需求。

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必须考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障政策,探讨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老年人个性需要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由于养老需求具有共性,探讨如何解决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问题,也有利于保障现在和未来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从而有效应对老龄高峰期时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研究方法

概念界定与操作化。国外将养老需求的界定归结为“3M”:一是Money(钱),即物质需求或经济保障;二是Medical(医疗保障),也叫医疗保险;三是Mental(精神需要),包括精神慰藉、心理满足等。在国内,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既有研究大部分将养老需求界定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而将医疗费用和护理分别包括在经济和照料中,也有不少研究专门列出了医疗需求。我国提出的“五个老有”就间接地反映了老年人的需求。

本文中,养老需求是指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其在老年阶段自身资源相对不足或出现困境,从而产生有赖于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帮助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经济需求、医疗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四个方面。本文养老现状和养老需求的测量主要包含五个维度:老年人基本情况、经济现状和需求满足程度、医疗现状和需求满足程度、生活照料现状和需求满足程度、精神慰藉现状和需求满足程度。

调查对象的选取。本文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需求满足程度的调查主要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柏岚子村为例。据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大连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速加快、高龄老人比重提高、独居老人增多等特点。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镇柏岚子村60岁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主要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在449位老人中抽取81位老人作为样本。调查的81个样本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7人与44人。年龄主要集中在60~65、65~70岁两个年龄组,80岁以上老年人占19.75%。农村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人占到81.48%。柏岚村老人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有56人,占到70.89%,丧偶的22人,占到27.85%。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方式,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实地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大连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问卷》,采用当面访问法进行入户调查。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审核的基础上,主要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单变量描述、交互分类和相关分析。

养老现状及需求满足程度分析

经济现状与需求满足程度。一是收入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按比例多少依次为:政府、社会的养老金和救助金(67.5%);家庭其他成员供养(50.6%);个人劳动所得及财产性收入。在得到子女资助的老人中,子女对老人经济上的支持力度相差很大,最少的二、三百元,最多的达到3万元,将近七成的资助金额集中在3000元以下。

QQ截图20140729110107

表1:年收入水平分布表

二是收入水平。从收入水平上看,收入水平在1000~5000元的占31.65%,5000~10000元的占25.32%,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64.56%,样本中最高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存在贫富悬殊的现象。

三是消费结构。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开支看,年消费支出平均在7000~9000元,主要支出用于吃饭穿衣、看病和人情往来。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支出最大值出现在看病项目上,达到3万元。另外,人情往来的负担对农村老人来说也较为沉重。

四是经济需求满足程度。经济需求的满足程度用收支相抵后余额及其主观感受来描述。调查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偏低,日常生活非常节俭,基本上是量入为出。从主观感受上看,有9.72%的老年人认为生活相当困难,30.56%的老年人认为有点困难,40.28%的老年人认为收入大致够用,只有19.44%的老年人认为相当充裕并有结余。

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最强烈的需求为经济上的需求。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基础养老金偏低,子女供养稳定性和持续性存在问题,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开销,一旦遇到疾病引发的医疗费用集中支付,生活将难以为继。

医疗现状与需求满足程度。一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92.59%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老年常见病,6.41%的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不好,超过75%的老年人认为身体状况一般、不太好。年龄越大,患有慢性疾病的比例越高。

二是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集中在5000元以下,老人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自己和子女承担,来自新农合、商业保险机构的支持很少。虽然绝大多数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多数老人还没有享受过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待遇,原因是农村合作医疗只针对需要住院的大病保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而一些老人仍然对住院需要自费的部分望而却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选择住院治疗。老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得病花钱医治对子女造成拖累。

三是就医存在的困难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老年人在上一年度因病去医院就医,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利用率最高的是区级医院。老年人普遍认为村级医院规模小、设备落后、医疗水平低、看不了大病,报不了销。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认为去村级以上医院就医存在困难,主要是觉得费用高,经济上无法承受;医德不好,医护人员态度差;交通不便,就医要花费很多时间。 

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是生病看不起的问题。进入老年阶段,患病的概率增加,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大大增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疗费用的负担,但运行中仍存在问题。

生活照料现状与需求满足程度。一是日常生活主要照顾者。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人生活能够自理,需要照顾的时候主要由配偶和子女完成,分别为63.2%和55.91%。来自其他亲属、邻居、朋友、护工等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照顾在调查样本中没有发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中国   老年人   养老   现状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