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互相促进,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协调性和一致性。文章将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从我国千年帝制入手分析封建制度和文化的关系,探究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协调与抵触关系,社会文化促进政体嬗变,并分析我国新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政治制度 社会文化 关系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89年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从此以后,世界各国都开始致力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中国学术界的总体倾向是将其与文化实行对接,文化软实力几乎成了软实力的同义语。”①虽然,现在学术界对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但,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传统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协调性和一致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二者的历史渊源探讨二者的关系。
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的概念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统治阶层利用组织政权的方式,来达成政治统治的原则及方法。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政治制度指的是基于社会政治领域前提下,需要政治实体遵行的改革中规定、标准。政治制度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的政治现象而形成的,是人们为了保证共同利益及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及分配形式,对各类政治关系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现代社会,在不同的社会中,对应的政治制度也存在差别。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原始社会的政治制度。对于原始社会来讲,其又可以被划分成原始群时期及氏族公社时期两方面。在原始群时期,人类的关系较为松散,并没有对应的政治制度,而到了氏族公社时期,人类文明得到相应进步,建立的政治制度,其特点为共族共财制。
其二,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民主推选首领的政治制度,而世袭制则是阶级社会推行的政治制度,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进入夏商时期,推行中央行政管理制度。
其三,步入封建社会以后,我国以专制开端,确立了皇权,并且创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央官制。
其四,在资本主义时期,国外确立了法制、推行共和制。
其五,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为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文化的概念。社会文化,其是由社会意识形态组成的,以社会的意识形态为主要的观念体系。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体现一定社会形态、进而体现一定社会集团与阶级利益需求及思想的体系。例如,一些自然科学、形式逻辑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关键构成内容。社会文化同基层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是由基层的民众创造的,体现出了民族、地域及群体的特性。
政治制度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成功,不仅给中国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国内社会稳定有序,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力,因此,政治制度间接促进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反过来又对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作用,“政治制度对他国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来源于政治制度所体现的先进理念、价值观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加强政治制度的凝聚力,推动政治制度的创新。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互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