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加强对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做好青少年的引导工作尤为重要。对于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意识形态宣传的层面上,应努力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途径,最重要的是要遵守传播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科学化。重视文化认同,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冲突的挑战。
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性和科学性,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里基础。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就在于这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化自觉”。早在1943年他就有言:“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理论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在人民群众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种途径最符合人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天性,文化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之路。人民群众只有从心理上接受了某种价值观念,才能自觉遵守并坚持信仰,从而形成一种群体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才能具备成长的土壤和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新时期,我们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带有强制性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建设我们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和信仰体系,关注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价值观和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对青少年坚定价值和信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应该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保护我国的战略文化利益,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认同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采取的一种柔性方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新时期,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上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凝聚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有助于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文化保障。
转变教育方式,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们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决定着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转变引导教育方式,增进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之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和基本道德规范。”
从实现的路径上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都应该有着三个层次的外在形式和认同效应,即明显的物质文化、具有内在约束力的制度文化、具有约束力的道德文化。回顾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方式,虽然必要,但是并非是唯一的、最佳的途径。第一,外在的物质文化。这是文化的表象形式,物质文化可以帮助人民大众在听觉等生活方面潜移默化地形成文化认同的习惯,这是认同的最表象形式;第二,对人民群众具有约束力的制度章程。制度章程可以为实现文化的认同提供必要的社会氛围和公共导向。但是,规章制度却不能使人民从内心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三,心理认同。心理认同有着内在自我约束的特征,同时也是文化认同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人民群众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才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全党全社会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防范各种不利文化思潮的影响,主动汲取其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做到各取所长,求同存异,良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沃土之中,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会永葆先进性和科学性,永葆活力,才能解决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在保持现代性的同时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综上,文化是各民族独有的、历史性的上层建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可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注释】
①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页,第1175页。
②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6页。
③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第27~32页。
④沈壮海:“软实力的价值之轴”,《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8期,第36~4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责编 /于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