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政收入管理,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很多是地方政府为抢税源而导致的恶性竞争。”李燕指出,一些地方通过优惠政策制造“税收洼地”,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影响了市场公平;也有的地方把收上来的税,再通过各种名目返还给企业,导致财政收入虚增。这次改革方案提出,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审查、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强考核问责、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是非常及时的。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钱不能躺在账上“打呼噜”
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过散,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改革方案出台了多条具体举措: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
——大力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在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属于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对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逐一进行甄别排查,凡属“小、散、乱”以及效用不明显的,要坚决取消;其余需要保留也要予以压缩或实行零增长。
——对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资金规模,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专项转移支付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部门下达的,这些举措的出台,首先触动的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刘尚希表示,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过乱,不仅造成资金使用上“撒胡椒面”,而且政府部门忙着分钱,地方和基层“跑部向钱”,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产生腐败;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既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基层服务和干事情上。
刘尚希说,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唤醒常年“沉睡”的资金,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不少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闲置沉淀好多年不派用场,令人痛惜。此次改革方案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明确规定要对结转结余资金进行定期清理,对不需要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可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须支持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