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对贾宝军来说,本身也不平静。据称,今年5月,中钢内部曾流传了一封内部信。该信称,贾宝军“无思路、无作为、无正气”。一方面,在企业经营上,贾宝军提出的扭亏脱困“三年三步走”没有具体路径,“空谈而已”。另一方面,对于贾宝军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公开信认为,除了事业部改革、及干部重新竞聘上岗外,贾宝军“并未做其他实事”。
对于这些,贾宝军和国资委人士始终未进行回应。
目前,一些人对于徐思伟给予了厚望,认为年轻的他可能会为中钢集团带来“新风”。但分析人士认为,基于目前的现状,想要让中钢集团短时间内回到当初的辉煌,似乎还有一定难度。
亟需反思
一位钢铁圈的资深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猜测,如果中钢集团还是在继续亏损,且情况没有任何改观,“说不定,就可能被其他央企整合,甚至是破产。当然,后者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站在维稳和就业的考虑,国家有关部门不会轻易让一家大型企业走向破产程序”。
上述钢贸商称,“之前不是有五矿整合中钢的传言吗?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就钢贸市场而言,也不能抹杀这家企业曾作出的贡献。”
9月底,曾有消息称,中钢集团目前已经出台解决方案,逾期贷款债务可能通过债转股的方式予以免除,并由中央向中钢集团注资200亿元。但就现状看,国资委上百亿元的注资,在此前的实践中,尚没有先例。
有媒体建议,下一步,中钢集团“要突出重点产品”,把盈利的好好做做,亏损的就剥离,“那些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又是亏本的,采取改革的办法把它剥离出去”。
路透社认为,无论从宏观大环境,还是目前行业前景和供需状况来看,钢铁业很难恢复往日的辉煌,以贸易为主的业务结构更难以大有作为。中钢集团的“央企免死牌”被认为是政府救助的最大理由,“西城钢铁和海鑫钢铁就是先例,以规模而言只是中型钢厂,且都是民营企业,尚且均获得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救助”。
但路透社同时预警:中钢集团是排在国内前列的大型钢材贸易公司,头顶着就业、税收、稳定及GDP贡献等诸多帽子,政府想要提供救助可以理解,“需要警醒的是,如被救助的钢企不能恢复造血功能,政府协调下的银行贷款展期可能让银行陷入更大的黑洞”。
广发证券预警称,从行业层面看,中国部分传统钢贸企业存在倒闭风险,“对比全球500强中2012年和2013年的中、日钢贸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钢贸企业销售收入与日本相当,平均资产负债率是84%,高于日本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净资产周转率是11.58至13次,是日本的5.4至6.2倍;利润率是日本的1%至13%。这表明,中国的部分国有钢贸企业存在人为倒买倒卖、制造收入的可能性,而这些收入利润率较低,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余丰慧建议,从目前钢铁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看,以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等三大板块为主、其中多与资源有关的中钢集团,走出困境非常困难,或者说需要很长时间,此轮商业周期中,钢铁企业、钢贸企业短期内摆脱困境的可能性不大,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不良贷款的爆发。上海钢贸企业和中钢集团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随着中钢集团不良贷款的爆发,一定要谨防引发全国钢铁行业和钢贸企业不良贷款爆发的蝴蝶效应和连锁反应。“监管部门,特别是商业银行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排查摸底钢铁系贷款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