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企业要积极落实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环境风险治理的主体责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企业要制定预警监测机制,对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企业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控制环境风险隐患,防止环境事故发生。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防范环境风险的安全意识和规范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
最后,要实施激励性优惠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绿色生产。公共经济学中政府对于环境进行管制的思路中除了对污染企业进行征税增加其成本以外,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对环保企业采取补贴和鼓励的思路。因此,政府对于主动进行环境风险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的企业要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同时应当给予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的企业政策和资金扶植,以进行鼓励和引导。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风险的监督与治理。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的环境风险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生态观念和生态责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环境、防范环境风险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例如日本在公众参与方面,用环境文化理念去促进国民自觉地提高环保意识与道德素质并约束自己可以增加环境风险的各种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风险治理中的事前公众参与途径和水平。薛澜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环境风险治理中事前的公众参与比事后的公众参与更能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环境治理效果。⑤首先,要在立法中明确公众参与治理的途径和程序。其次,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的沟通机制。促进政府和公众通过沟通建立信任并且形成良性的互动,以合作、互信的方式在合理的框架下共同探讨解决环境风险的问题。最后,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只有政府和企业保证了公众对于环境风险的知情权,才能使公众进行合理的监督。
(作者为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应急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CGL134)
【注释】
①《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②王枫云:“美国城市政府的环境风险评估原则、内容与流程”,《城市观察》,2013年第3期。
③④黄庆桥:“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风险”,《文汇报》,2005年11月11日。
⑤薛澜,董秀海:“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期。
责编 /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