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理论期刊作为引领思想、文化潮流的媒体,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占领理论舆论高地,更好地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是所有理论刊物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来,《探索与争鸣》杂志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探索与争鸣》 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话题超前。《探索与争鸣》十分强调超前意识,曾编发出不少走在时代前列的好文章,并引起学术界的反响。如200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编辑部早做准备,在2007年6月,就分别向全国各地的专家组织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文史哲等领域的纪念文章,并在2008年特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栏,从第一期起连续推出特稿,全年共刊登了19篇文章,其中大部分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同时,该刊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策划与成果,还作为典型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再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土地流转的新提法,引起该刊的关注,结合中国历史上因土地发生社会动乱的教训,遂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于2014年第2期推出由各学科专家秦晖、邓伟志、于建嵘、曹锦清、贺雪峰等撰写的 《土地流转的价值与风险》“圆桌会议”,引起较大反响。
二、组织争鸣。“探索与争鸣”最大的特色是学术争鸣,因而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头脑里始终要有一根关注热点、组织争鸣、不断推动学术创新的弦。然而,要真正做到学术争鸣,编辑不仅要遵循编辑业务的双向度、多向度叙述规律,而且要及时了解学术动态,寻觅值得争鸣的选题,更重要的是选择参与争鸣的作者。编辑部在组织学术争鸣方面,有过比较成功的经验,具体反映在重评历史人物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实事求是路线日益深入人心,在史学领域,尤其是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编辑部以辩证思维梳理了世界史人物与中国史人物,其中又以近现代人物为主,分别邀请对这些历史人物有过研究的学者撰稿,展开争鸣,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该刊从2003-2005年的三年中,先后刊发了重评历史人物的文章,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各类期刊转载。
三、追踪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新生事物、社会现象蜂拥而至、竞相碰撞。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理论期刊如何做到积极反映时代主旋律,努力追踪改革新潮流,便成了体现其社会功能大小的标杆。《探索与争鸣》多年来坚持问题意识,从实际问题入手,寻找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并作长期跟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部早在2002年中国房地产突飞猛进的前夕,已敏锐地观察到中国房地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跌入低谷后,即将复苏,并以脱缰野马的态势向前狂奔。于是,该刊编辑深入一线采访,撰写了“炒房:中国经济的怪圈”一文,并配以社会学专家邓伟志的“要堵住房地产业的黑洞”、经济学专家朱林兴的“平抑房价为百姓造福”,于2002年第8期配套推出,这组文章很快被《读报参考》等报刊转载。2003年早春,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率先刮起房价上涨风潮,该刊编辑又亲临现场采访,撰写了“房地产泡沫警示录”,配以金融学专家任荣明的“对房地产泡沫的深沉思考”,于2003年第2期刊出。这组文章不仅列举了大城市房价疯涨的数据,还预测其仍将上扬的趋势,而且指出中国商品房的价格,已超过国际房价的警戒线(国际上每套住宅的总价格,一般在家庭年收入的6倍以内),最后劝告某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房地产的泡沫在警示我们,必须尽快走出“光环市场”和“环上市场”的阴影。
该刊紧盯中国房地产的走势,连续10年不断地推出研究、争论房地产的文章,以致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闻风而来,向编辑部索要刊有房地产研讨的杂志。仅从2008年以来,该刊就刊发了十几篇房地产文章,如2009年第5期便刊发了“经济寒流中的房市调整与调控”、“货币型补贴与实物型补贴公共住房政策比较”、“房地产业的严冬到了吗”等一组文章,结合今年房地产业走向低迷、空置房居高不下等泡沫破碎的迹象,从而充分显示了该刊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聚焦效应。
四、集束效应。按照编辑学的原理,每一期刊物的策划至少有一个重点,这是该期刊物的灵魂。编辑如何体现这一原则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精心策划一个好的选题,然后组织专家从不同侧面,甚至不同的观点来探讨、争论这个选题,我们称之为集束效应,其影响力与效果,往往高于单独发表一篇或两篇关于一个选题的文章。如,《探索与争鸣》在密切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时,将城市化上升到保护历史文脉的高度,遂策划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脉和集镇保护”的选题,邀请一批知名的社会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专家召开“圆桌会议”,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古镇保护问题,然后分别撰文,于2007年第10期头条推出。结果,这组文章中邓伟志的《古镇是一部史记大书——对保护古镇的六条建议》、王家范的《古镇的历史神韵与未来命运》、沈渭滨的《保护古镇就是保护历史文脉》、周智强的《古镇保护要注重文脉传承的“场效应”》等五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有关高层领导看到这组文章后还作了重要批示。
《探索与争鸣》 还长期关注反腐倡廉问题。在党中央重拳出击、强力反腐过程中,某些专家与腐败分子、不法老板、奸商遥相呼应,推出“大老虎反扑论”、“腐败上限论”、“腐败特赦论”等。该刊立即予以坚决反击,于2014年第9期推出本刊编辑部导言《反腐岂能浅尝辄止》,以及法学专家蒋德海的《对腐败的忍让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政治学专家竹立家的《驳“腐败特赦论”》两文,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创刊近30年来,《探索与争鸣》坚持经世致用的学术指导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做到既体现刊物的风格,又反映学术前沿的成果,甚至预测未来的社会热点与学术动向,走出了一条理论刊物生存与发展的独特道路。
(该文为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主编论坛”上的发言,作者为《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