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找准司法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公众对依法治国的信心、期待与忧虑(2)

——基于30 省市、11499 份公众样本的调查分析

一、60.3%的受访者对司法机关总体印象一般,不同群体对司法机关的评价差异较大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当前整体司法环境不理想,六成以上的受访者对司法机关总体印象一般。一是有46.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当前整体司法环境比较恶劣。二是有71.5%的受访者认为由于司法公正可能受到行政机关的干扰和利益裹挟,司法机关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地位尴尬。三是60.3%的受访者对司法机关的总体印象一般,认为司法机关在变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6.1%。四是不同职业群体对司法机关的总体评价差异较大,有60.7%的农民和农民工受访者认为司法机关的总体形象不太好(见图1)。

图1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地方化和行政化严重影响司法公正,超一半受访者认为政法委和公检法机关的关系需改善。一是在受访者看来,在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中,司法权地方化(58.7%)和司法体制行政化(57.8%)的负面影响最大,超过人情压力(52.2%)和司法队伍素质不高(31.3%)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在处理政法委和公检法机关的关系上,51.0%的受访者认为政法委对具体案件的介入可能影响司法机关办案,27.9%的受访者建议取消政法委对具体案件的协调。

超一半受访者认为司法腐败较为严重且在当前比较普遍。一是59.9%的受访者认为司法腐败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当前司法机关工作中最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二是在受访者看来,西部地区和省会城市的司法腐败问题更为严重(见图2)。三是认为部分甚至多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不廉不公行为的受访者比例多达76.5%,有31.5%的受访者认为司法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工作人员不依照程序办事的情况,且在县级以下地区更为明显。

图2

二、受访者的法治观念水平总体良好,但多不倾向于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七成以上受访者的法治观念水平良好,但对司法体制了解程度有限。一是71.6%的受访者清楚自己被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二是58.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遇到纠纷时能够找到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另有29.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可以较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只有36.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比较了解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能够区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并知道公检法机关的具体职能和权限。

近八成受访者了解司法的渠道比较单一,期待司法机关在这方面提供更多平台。一是受访者了解司法的渠道仍以媒体和网络报道为主,通过媒体了解司法的比例为78.3%,而通过参与司法过程了解司法的比例仅为10.4%;更有85.9%的居住在乡镇村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司法的渠道只能是媒体。二是受访者期待通过参与司法机关的公开日活动(65.4%)、法院的公开审判(46.2%)或作为人民陪审员(32.9%)的方式走近并了解司法,希望司法机关在这方面能给予更多机会。

七成以上受访者对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纠纷表现出犹豫和抗拒。一是对媒体报道的个人与政府机关打官司的新闻,66.8%的受访者认为若同样情况出现在自己身上,很难做出同样选择。二是面对同个人的严重纠纷时,有74.9%的受访者对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问题表现出犹豫甚至直接拒绝。三是64.3%的受访者面对纠纷时,更愿意选择以私了的方式解决问题;57.6%的受访者认为诉讼时间长、流程复杂是导致人们不愿向司法机关寻求帮助的最主要原因。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依法治国   忧虑   公众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