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四个关键词

紧锣密鼓的学习贯彻宣传习总书记的讲话的内涵,除了不断地从政治上文化上解读,在学术上,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中包含了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时代”。要从这个时代出发,“时代”作为一个时空聚合点,一个参照性的坐标来看待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突出开阔视野,只有从这个高度,才能更好的看出文化和文艺的重要作用。面对的问题变了,未来采取的战略和措施同样发生了改变。从现在来看,我们这个时代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市场、互联网,遇到了全球化,思想的多元化。第二个关键词是“人民”。“人民”是总书记讲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不要说从中国传统文化,即便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人民”都是一个关键词。第三个关键词是“作品”,目前我国文艺作品数量多,质量不高,有高原,没有高峰。第四个关键词是“价值”。目前我们有不同的表述,有的叫“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叫“核心价值体系”,在文件中也有表述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对于这些概念可以进行学理上的梳理,但是它们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和民族的问题。

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基因、根脉,我们要想很好的使这个根脉延续下来,使传统文化的土壤能够给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业提供营养,就不能是照搬、翻版,而是文化创造,是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创造发展,实际上离不开时代,离不开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给这些问题列一个清单,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出发,有三个层面值得思考:一个层面是形式的转换,文化的表现形式必须转换。第二个层面是价值上的转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环境和现实条件下,在源远流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非常需要这种价值,但是这种价值也是需要一个现代性转换。如果说中国文化可以做这样一种概括的话,我认为“自然”和“自由”是一个层次的,是一级概念。那么中国是“自然”,西方是“自由”。第三个层面科学性转换,即人才转换

在这里,形式上的转换当然也包括内容。具体来讲,首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样面对全球化的时代,怎么样融入全球化,怎么样发展;其次是从媒体的角度来讲,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最后则是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如何将文化产业化作为一个大的国家方略的问题。

人类文化发展到现在,从历史的角度讲,已经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言,就是进入了“试听时代”。如果向前追溯,人类产生三百多万年以来长期处在一个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非语言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播是以一种体态语言。英国科学家根据基因的测定,语言是在十到二十万年以前产生,这是语言时代,这持续到一万年左右。发展到现在,随着互联网以大规模传输视听符号为标志,人类社会开始正式步入视听时代。那么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到视听的转化呢?美国专家认为互联网会形成一种新的符号,英国学者认为未来会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符号。据密苏里大学调查显示,在新闻报道中视听、图像比文字好,图表比视听好,这些都是一些新的现象,总的来讲一些新的符号在形成中。从国家层面来讲,应该构造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姑且称为“视听中国”战略),从内容,传输渠道,平台到终端、用户进行一个整体化把握。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如果能够成功实现传统文化的视听转化,那么,习总书记讲的“文艺高峰”一定会出现。

当然,视听时代也是一个异化的时代,充满风险的时代。如何未雨绸缪、消除弊端,从政治上,战略上可以做一些必要的防范。首先,视听时代对文字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应对应该仔细研读;其次是要正确处理文化和市场的关系,不要沾上铜臭味,从而做市场的主人;再次是大众和新媒体的创新,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最后则是如何利用媒介,使之能够更好的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服务。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庞井君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