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地处桂西南边陲,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作为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口岸通道之一,发展边境贸易是边区主动探索自主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推动边区善治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何实现富民兴边,龙州县从领导机制、治理主体、常态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边区治理首先要建立健全领导与统筹机制,对边民负责,让治理工作真正落地。龙州县成立了边境贸易扶贫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一级一级、层层推进。领导小组带头研讨边民互市贸易优惠政策,主动深入边境村屯一线实地考察调研,让富民兴边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调动边民参与的积极性
作为富民兴边的主体与对象,如何调动边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保障边民充分发挥能动性是龙州县在边区治理方面的重要探索。
信贷支持,鼓励边民参与边贸互市。龙州县积极争取自治区信用社支持,以信用贷款方式支持边民积极开展互市贸易。并组织县信用社、商务、财政、口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深入各互市点为广大边民提供互市贸易知识培训与服务。
发展边贸加工,拉动边民就业创业。龙州县把边境贸易加工业作为助推边民就业、创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2013年以来新引进8个加工、物流及配套项目,促进了边民就地就业创业增收。
实行“家庭拼车”,进一步发挥边民主体作用。随着互市贸易政策的不断调整,原有边境互贸的肩挑手提方式不能满足货物运输需求。龙州县争取到“家庭式”边贸拼车政策,以家庭为单位,由边民家庭成员持边民证组合起来,将每人每天可享受8000元免税额度的生活用品通过拼车方式运进境内,大大节省了装卸费用,提高了贸易总量,促进了边民增收。
探索常态发展机制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将扶贫工作与边区经济治理推向深入,需要在治理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常态与长效机制。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边民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明晰土地经营权基础上,通过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推动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合作社规模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从而获取边贸收益、土地流转租赁金、土地入股股金等多重收益,实现收入倍增。
探索建立边民合作社。成立边民合作社,实行“互市+加工”的运营模式,由边民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协议,边民合作社组织边民进口加工企业所需的生产原料,销售给协议企业。这样不仅给边民提供稳固的生计,增加收入,而且避免边民被走私团伙拉拢参与走私,同时增强边民为国守边的信心,有力地维护了边疆稳定。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引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增加收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和力量投入新村建设,繁荣发展农家超市、农贸市场、农家旅馆等服务业,以贸促商、以商促农,推动边境地区农村人口向商业贸易区聚集,推进“小村并大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作者系中共龙州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