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理论动态 > 正文

生态治理现代化前沿问题评析(3)

以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催发生态经济发展新时代

中国特色的内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济系统能否建立起来。实践证明,市场体制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有效的经济模式。因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物品的稀缺性问题。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缘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与能源遭到严重破坏,在总量上出现了短缺。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能源环境危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新亮点。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予的答案是:通过启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为实现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实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要改变自然资源的公有性质,而是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进行确权和清晰化改革,这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一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带来新的财富效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会改变传统的财富定义,使纳入市场定价系统的自然资源成为稀缺财富而受到社会的重视,并被纳入国民财富的管理体系。在现有市场定价机制下,有些自然资源未能进行充分合理定价,如许多不可再生的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导致了这些资源被过度开采和滥用。有些自然资源压根就没有被纳入市场定价体系,如空气、生态环境等,这些免费产品在无约束使用中带来了经济社会难以承受的代价,导致社会出现负财富效应,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气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通过实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免费使用的自然资源变成有偿使用的资源,谁使用、谁付费,就能有效解决环境的负财富效应问题。对于一些属于社会公平享受的公共资源,如果有人要享受的比别人更多,那么超出标准部分就必须另行付费。同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也会使生态补偿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事实上成为可能。

二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会推动以自然资本增值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不仅可以使没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的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资本的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值。传统工业经济的财富来自人造资本,而绿色经济的财富将来自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新资本。基于自然资本的绿色经济与基于人造资本的工业经济存在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工业经济时代人造资本的财富增值过程,是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社会出现负财富效应的过程,而正在兴起的自然资本的财富增值过程,则是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取得提高的财富增值过程。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报告中,提出了绿色经济是基于自然资本增值的经济,是可以提高人类福祉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获取经济收益的经济。此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会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发挥自然资本的增值能力,推动建立在自然资本基础上的生态产业的发展,如目前正在升温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为要素的新能源产业等。

三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内生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问题。在自然资源未能纳入市场定价机制的经济增长系统中,形成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经济增长规模越大、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上就越严重,因此越需要更多的经济投入来治理环境污染;为了获得这更多的经济投入,又需要继续推进经济的增长。由此形成了工业经济时代特有的现象:经济无限制、无止境地增长,伴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试图采用税收政策消除经济增长带来的外部成本,以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关系失衡的问题。然而,这些方式只是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污染成本,并没有建立起突破这一困境的内生机制,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外部治理模式。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增值功能,化外部成本为内生动力,从根源上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受自然资源定价机制约束的经济增长,将是一个保持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价值保值、增值有机结合的增长,可以内生解决人与自然失衡的问题。

总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催发生态经济发展的具有革命性、挑战性、创新性的改革。实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为实现将自然资源纳入市场定价机制,化解中国面临的能源环境危机,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路径选择。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现代化   生态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