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论价值与价值观(10)

——关于当前中国文明与秩序重建的思考

原因就在于,如果说科学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包括宗教在内的价值观解决的却是人类自身及其生活“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所以,体现着人们生活目的的价值观,是不可能完全被科学的世界观所取代的,如同人们承认科学揭示人的生命短暂、必有一死的结论,但如何看待生死,如何对待生活,应当重视和追求什么,这些关于人生态度、方向和选择的问题,却只有价值观才能回答。简单地说,价值观指向的是善、美、圣,世界观指向的是真或真理,除非世界观主要不是指的自然世界观,而是人们日常的世界观或社会世界观。人们日常的世界观或社会世界观,也可以简称为社会观,它处于总体性的世界观与个人的人生观之间,而人们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人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的生活目标,往往既奠基于世界观之上,又直接受着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它们的区分本来也是相对的。

与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都是复杂的有机系统一样,价值观的构成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且具有内在的有机性和功能转换的自主性,包括功利、道德、公正、审美、信仰等不同的层面。正如价值包括利益但不等于利益,价值观也包括利益观但不止是利益观。价值观有如一个金字塔,功利的考量处于低层次,在它上面的是道德和公正的政治观,再往上是人的审美、精神信仰和自我实现等。因而,在“价值观”这个现代概念尚未出现之前,它所指称的内容早就出现于前人的生活活动中。从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就面临着对自己的行为、相互关系和周围世界及其各种事物的看法,取一定的亲疏或褒贬态度,还有行动上的取舍,诸如重经验还是重超验、重整体还是重个体、利己还是利他、真诚还是虚伪、节俭还是奢侈、应当还是不应当,等等,有时是非此即彼,有时则兼收并蓄,不一而足。

各民族文化的相通之处和相异之点,往往集中地体现在它们的价值观上。如在重视社会整体利益、主张社会公正、倡导人际友善和互助、追求真善美等方面,不难发现各民族文化的相通之处。但是,它们的特点和差异也是明显的,如有的主张等级制,有的则重视社会平等;有的强调人的善良,有的强调人的正直;有的重视家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有的则推崇宗教及人们的精神联系。即使对于真善美的具体内容,不同民族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这些差异无疑反映着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历史环境及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传统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亲情与伦理,并引出“爱有等差”的原则;基督教则要求信徒爱他们共同的“天上的父”,人们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并经由上帝之爱而爱一切人。只要认真考察这些观念赖以形成的历史条件,考察传统中国人和犹太民族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遭遇,其实都不难给予合理的理解。

处于全球化和地方性互动的今天,我们在关注价值观的民72族性的同时,显然要重视价值观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价值观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因而也是历史的和时代的,一方面,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受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性质的规定,需要与时推移、革故鼎新;另一方面,各民族的价值观其实大都蕴含着基于人性及自我意识的普遍性和丰富的可能性,问题只在于通过新的时代要求和生活实践将其激发出来。一般而言,不同群体和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他们所处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应对这种特殊的环境并支持自身发展的方式,本无所谓高下优劣;但是,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文明的因素,作为这个群体或民族的生存能力、智慧尤其是人文和人道精神的体现,又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因而也就有了自身历时性的可比性和不同民族之间共时性的可比性,尤其是当他们从过去的相互疏离走向世界市场所要求的普遍交往的现时代。因而,对于民族文化而言,无论是否适应时代,都既不可能另起炉灶,也不可能简单移植,需要的是历史传承和在此基础上吸取异质性文化并加以创新;而对于文明或文明形态而言,则的确有一个提升或转换的问题。就尚未现代化的民族和国家而言,他们要从传统农耕文明主导转向现代工商文明主导;那些早就现代化的民族和国家,则要进一步走向生态文明。马克思曾谓: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73这一概括其实还说明,越是在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观越是从属于他们的共同体,表现为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而越是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越具有个体性,表现出每个人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和愿景。所以,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才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近代以来风靡整个世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在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相对化的特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或者彼此抵牾。正如人们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或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两重性,他们的价值观也必定如此。在现代社会,人们社会的和公共的价值观,既不等于所有个人价值观的简单相加,也决不会外在于或者否定个人的价值观,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价值观的最大包容与有机整合,从而为这些个人的理想与价值追求铺展出广阔的道路,因而能够被他们所认同并共享。正因为如此,真正体现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引领社会思潮、引导社会风气、凝聚社会能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大作用。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恰恰在于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法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所有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权利,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自主选择,而又为他们提供了自由平等地交往与合作的公共平台。由于具体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度的社会价值观或公共价值观所主张和强调的内容,固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倾向,但这些不同的特点或倾向,既彰显了他们各自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使现代人类社会总体上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又使得各民族得以在价值观上和平竞赛、相互借鉴和学习。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期待的那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与共”的愿景。

这里需要说一下自由主义价值观。政治上属于左派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其考察和总结20世纪的重要著作《极端的年代》一书中指出:“多少年来,起码在所谓的‘先进’或‘进步’中的地区,生活在19世纪的人,已经将自由文明的进步视为理所当然。自由文明的价值观,不信任独裁;誓行宪政,经由自由大选选出政府及代议议会以确保法治社会;主张一套众所公认的国民权利,包括言论、出版及集会的自由。不论国家社会,均应知晓理性、公共辩论、教育、科学之价值,以及人类向善的天性(虽然不一定能够完美)。”他总结了自由民主在20世纪的经历,认为它也许要再度进入一个其优点不那么明显的时期。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政治不民主和经济落后,也多有批评,并寄希望于正在开展的改革开放。在这部著作的最后部分,他写道:“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科技变迁,这个过程已成为过去两三百年人间的主调。……但是我们深深知道,至少有理由假定,这种现象不可能无限期永久继续下去;未来,不是过去的无限延续。而且种种内外迹象已经显示,眼前我们已经抵达一个历史性危机的关键时刻。科技经济产生的力量,如今已经巨大的足以毁灭环境,也就是人类生存所依的物质世界基础。我们薪传自人类过去的遗产,已遭融蚀;社会的结构本身,甚至包括资本主义经济的部分社会基石,正因此处在重大的毁灭转折点上。我们的世界,既有从外炸裂的危险,也有从内引爆的可能。它非得改变不可。”74 是的,至少人类的价值观应当更加合理和具有包容性。自由主义主张一人一票制的民主,在相应的社会条件才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自由主义的根本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自由至上主义者将个人自由视为“至上”的价值,不仅会与平等发生矛盾,还会将“仁爱”、“友爱”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道德”置于边缘地位,使社会关系疏离和意义感丧失,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特别在缺少宗教信仰和公共伦理意识的东方社会更会如此。

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在思想理论上也有一个后发的优势,这就是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不仅避免重走它们的弯路,而且可以借助它们思想文化的冲击,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刮垢磨光、激浊扬清,开显出它以类相传的真精神并发扬光大。所以,我们提出人类历史开放的良性循环,不是说我们不必发展,只要原地坐等就可以获得一切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说我们更要能动地全方位地打开自己,通过兼容并蓄、综合创新而实现全面的发展。从全球化大趋势看,越是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和频繁,各民族社会的价值观就越会提升其开放性、包容性和普遍性,并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上生长出个性和特殊性。既顺应世界潮流、遵循人类演进之通则,又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之共识。我们提出的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既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又继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因而不仅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重建价值和走向现代文明秩序发挥重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完全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足以构成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自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文明秩序的构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9AZD007)

注释

1 管子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参见《管子·霸言》。

2 中国古汉语有“价”与“值”的词汇,主要指物之价格的对等与相等,也有重要性的含义。

3 《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3、535~536页。此外,中国的《礼记·中庸》开篇即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之说。

4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306页。

5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6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8~18、45、121~151页。

7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27页。

8 参见[美]罗尔斯:《社会整合和基本善》和[印]阿玛蒂亚·森、[美]伯纳德·威廉姆斯:《超越功利主义》,梁捷、赵亚奎、王军伟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7、170、182页。

9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第56~58、146~151、162、318~351、389~392;另参见[美]大卫·福莱主编:《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冯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6~434页。

10 11 12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9、612、635,612,634~635页。

13 1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24,134、136、137页。

15 《论语·里仁》,《论语·述而》。

16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3、294页。

17  俗语所谓“知足常乐”,往往属于流俗的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意识到欲望过多会带来痛苦的自我宽慰。其实,人的健康的文化心理根本上建筑在人的自力更生与人人平等的社会实践和文明创造中。

18  转引自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50页。

19  这里所列举的价值现象多半属于现代社会生活,因而主要反映着现代人类生活的性状。我们通过这些例子所要说明的只是价值属于生活或生活世界,或者说价值现象就是特定的生活现象。

20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21《论语·阳货》。

22 神学目的论在古希腊最早出现于希腊神话,后来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并阐发,参见[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第75~79、110~112、136、174~179页。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说”,特别是后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都蕴含着神学目的论思想。

23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44、50、104页。

24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25 早在古希腊最初的哲人那里,就有用“爱”与“恨”的矛盾对立说明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后来更是用“爱”说明“完满的存在”,这当然是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沿袭,也可以说属于神学目的论,但实际上表明了古代哲人关于人与大自然的本体论关系及普遍存在的信念。

26 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5~317页。

27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216~217页。

28 29 30 32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8、9,18、71,28、35、141~142页。

31 如伯林就认为价值是多元的且彼此冲突,不可能和谐相处,希望多元价值的和谐相处,是基于一元论本质主义。参见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8~54页。

33 3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论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8、9、11,14页。

3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71页。

36 37 38[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83、91、92,81,60页。

3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8页。

4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7页。

41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7~120页。

42 每个人总是要死的,这合目的吗?应当说,这符合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否则,地球上早就没有后来人的立足之地了,但却未必符合个人自己的目的,大概人都希望长生不老,只要不是生不如死。但现代人早已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而也就不以永远活在世上为目的了。由此亦可知,人的目的的确立,不仅来自于人的需要、愿望和想像,还一定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与理性。

4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73页。

44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95页。

4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5页。

46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47 48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7、85~86页。

49 《老子》第二章。

50 《庄子·逍遥游》。

51 《庄子·德充符》。

52 《庄子·大宗师》,《庄子·天地》,《庄子·则阳》。

53 《韩非子·解老篇》。

5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70页。

55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56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68页。

57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62~364页。

58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33、303~306页。

59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1页。

60 [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30页。

61 [英]伯兰特·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64~198页。

6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页。

63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39、42页。

64 王阳明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5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49、51页。

66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53、151、43、50页。

67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5、86、87页。

68 [英]尼古拉斯·布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余纪元、王柯平、江怡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50页。

69 [法]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王作虹、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6、258页。

70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文涓、高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8~9、11页。

71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7页。

72 [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朱雁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7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0页。

74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卷,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7、208页;《极端的年代》下卷,第560~599、686~740、863页。

On Value and Values

—Deep Thoughts on the Current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Order

Zhang Shuguang

Abstract: A major feature of modern society is that "value" and "values" receive wide attention and play a critical role. On one hand, this i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which leads the commodity and currency to play an unprecedented role in people's lives that everyone must maintain and struggle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is because people are also dissatisfied with the arbitrary role of money and utilitarian values, and try to pursue social justice, humanity richness and clear meaning of life. Thus the "value" or "meaning", to some extent, become a general concept which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good". Value and values are derived from and serve people's lives and practices in the world, modern value philosophy reveals the concepts of "should" and "purpose" contained in all kinds of value phenomenon and forms as well as their contradictory movement through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nature, so as to describe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new possibilities of human life, and help people reflect on their own value orientation, make the right value choices, live a better life and have a better future.

Keywords: value, values, life, practice, purpose

【作者简介】

张曙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实践生存论、文化与价值的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现代性论域及其中国话语》、《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主编)等。

上一页 1... 5678910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价值观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