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国是论衡 > 正文

清末废科举何以“软着陆”

阅读提示:

废科举历时数年几经周折的整个过程,折射了新政改革举措能否出台并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政机构要员们的态度和彼此间的关系及力量消长。

这样一种延续已久且又直接关联无数人切身利益的科举取士制度的废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风波或骚乱,而是能够较平稳地实施,其主要原因,在于废除科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是传统中国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直到1905年,延续数百年的科举制度才最后终结。引人注目的是,令无数人魂牵梦绕,且直接关乎其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等可获取诸多利益的人生捷径,被明确宣布废除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社会波动或骚乱。用时下的话来说,可谓软性着陆,实为不易。这也是清末“新政”诸多改革举措中,最为人称道的亮点。其原因何在,简言之,这是与当时主事者的精心筹划、稳步实施直接相关的。

废科举的谋划和准备

(一)“新政”的出台

当世界刚步入20世纪时,中华民族正深陷于空前的危难。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于次日凌晨携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1901年1月29日,惊魂未定、刚在西安驻足的西太后就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一道“变法”诏令,宣布在国家制度层面实施改革,以求度过难关,维持清朝的统治,史称清末“新政”。其中,就有举国瞩目的废科举。

新政诏令颁布后,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废科举、办学堂以培养新政所需人才势在必行,如后来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吴汝纶所言,“教育与政治有密切关系,非请停科举则学校难成”。但改革的具体进程,仍受制于新政中枢机构的人事变动和决策过程。

(二)先办学堂,后废科举

新政的推行,需要相应的大批新式人才,在宣布废科举前,设立新的学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1901年9月,清廷宣布在各省、府、州、县设立各级新式学堂,除四书五经外,亦讲授“西学”即近代西方科技和人文知识。同年12月又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传统的教育制度因此发生重大变革。

次年,清朝政府拟定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分为7级,修业年限共计20年,从蒙学堂起始,依次为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及大学预备科(另含高等实业学堂)、大学堂、大学院,还有师范学堂和高等教育性质的师范馆、仕学馆。这是中国首次颁布的较为完备的近代学制系统。紧接着的1903年,经过修订后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布实施,并添增了新的内容。这标志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始建立。

(三)鼓励留学

1901年9月27日,新政伊始,清廷就宣布鼓励公费或自费出国留学,规定学成回国,经考试合格,也可得功名。以后,清朝政府又颁发了《游学章程十款》和《游学西洋简明章程》等。当时有人学成回国并通过了相应的考试,确实得到了功名身份。1905年7月14日,金邦平、唐宝锷、曹汝霖、陆宗舆等归国留日学生,就因此被分别授予进士或举人身份。

受此鼓舞,越来越多的人出洋留学,也因此后来对归国留学生经考试授予功名的资格,如在国外留学的具体学校和最后学历等,作出了一些明确规定。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