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中国旅游业结构性变化与发展战略展望

【摘要】中国旅游业正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旅游市场的全球调整和资源再分配深刻影响到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体现出新的战略性。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必然籍由新的观念、新的秩序和新的结构,回归四个本原,即发展目标上回归人的本原,发展诉求上回归战略的本原,产业管理上回归服务的本原,发展逻辑上回归市场的本原。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 结构性变化 改革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全球经济结构向纵深调整,失衡和再平衡相互角力,旅游市场的全球调整和资源再分配深刻影响到中国旅游业;另一方面,中国急欲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均进入改革攻坚期。中国旅游业身处变革大潮之中,在危机和机遇并存的复杂时期,体现出新的战略性,并不断被推到风头浪尖。

市场层面,国内旅游超越了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坚实支柱。旅游需求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逐渐分野,旅游的社会效益变得越来越重要。资本层面,数万亿投资涌入旅游领域,改变了中国传统旅游业的运行规律,革新了中国旅游业的总体面貌,也埋下了泡沫的隐患。社会层面,旅游一直都是新闻热播、微博热转、公民热议的话题,中国旅游业的体制变革、政策变化、行业动向、热点事件,前所未有地被关注、被评论。改革层面,广义的旅游发展需求呼唤广义的旅游体制改革,这些变革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产业管理层面,而更多地和金融改革、财政改革、土地改革、城乡体制改革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成为一些关键领域改革的前沿阵地,旅游发展与诸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呈现出新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宏观性。

中国旅游业的破与立

中国旅游业之“破”。第一,打破消费旧格局。中国旅游业呈持续增长之势,旅游消费障碍随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交通网络、旅游信息提供等的改善而被逐步打破。消费环境的去障碍化,使旅游可以打破区域的障碍,打破场所的障碍,打破人群的障碍,各个群体正通过日趋便利的旅游服务,享受公平消费的权利。这表现在:一是区域差距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增长迅速,区域差距在缩小;二是距离障碍日益消除,随着近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现代快速交通工具的发展,旅游的空间距离日益压缩,使传统上的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旅游的制约因素,中长距离旅游、自驾旅游持续火热,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①;三是收入屏障不断突破,旅游日益大众化、平民化,越来越多的国民能够分享到旅游服务,不同收入水平的国民都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旅游业超越了传统的收入障碍;四是出游群体逐步扩大,旅游从少数的有闲阶层向普通大众转移,旅游正在跨越各类社会阶层的障碍,各类社会群体都展现出了强盛的旅游需求,许多传统的弱势群体也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第二,打破市场均势。“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出台,收紧了公款消费,对酒店业、会展业、餐饮业等等各行业均有影响。传统的中国旅游市场公款消费和私人消费各占一部分的传统格局被打破,这逼迫着中国旅游业调整其结构,回归以真实的公民消费需求为本的市场结构中去。暂时的下滑,带来了新的变革力量和机遇,机敏的企业率先启动了调整,中国旅游业将在严峻的现实中启动结构调整。

第三,打破三大市场格局。“九五”后期,我国三大市场方针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是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这一关系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被调整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旧的三大市场格局已经完全改变,以国内旅游为主的新的三大市场格局已经建立起来,“双增一减”趋势明显,即基于国民消费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相对回缩,2014年中国旅游逆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这一现实背后是全球消费力的重新配置和中国旅游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

第四,打破产业边界。近年旅游产业融合不断推进,投资并购空前活跃,旅游日益渗透到其他相关行业,旅游产业的边界和框架不断被打破,旅游业态持续融合演变,融合农业、制造业、商业、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众多产业在内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各类旅游新业态成为旅游发展的新高地,如乌镇的西栅、上海的田子坊、深圳的东部华侨城、无锡的灵山梵宫、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等项目均是观念、用地、资本、要素、服务的全面创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结构性   旅游业   中国   发展战略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