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种所有制促进了工人的分层与流动
在农村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时候,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式实行,其中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为重头戏。在所有制改革中,邓小平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他提出“我们的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还有其他经济成分。”⑥这是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战略,从客观上认识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针对我国当前低水平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依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应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因此,承认并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正确的决策。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的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⑦邓小平在此提出“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为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扫除了理论和思想上的障碍。因此,检验一切所有制形式能不能用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就要看这些所有制形式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事实也证明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吸纳劳动力就业、繁荣区域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就业者中的工人成分比较简单,基本上可用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人涵盖,其身份特征显而易见。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理论所引起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工人的分层与流动。第一,工人内部阶层复杂化。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工人“在构成上除原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人外,新增加了乡镇企业工人、私营企业工人、外资合资企业工人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而且这后几部分新增的职工总数已明显超过了全民和集体企业职工人数”。⑧第二,工人收入出现分化。由于工人阶级的阶层分化,各个阶层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占有的不同,导致其社会地位的不同,工人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工人流动性加大。由于择业自主性的增强,工人流动性也在加大。工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在脑体力劳动之间流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速了社会分层与流动
市场经济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关注的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就认为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同样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而且这个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以他讲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⑨尽管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但在邓小平看来,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而言是必要的、有益的,这也对于理论探索和改革进程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在与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谈话中进一步提到:“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⑩。这个指导思想对党的十三大产生了重要作用,所以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加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只能搞计划经济,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经济手段,这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四大召开时得到充分体现,即大会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迁。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分层的速度大大加快。例如,从1978年到1992年的10多年间,个体工商户才达到1728万户,可是到1999年底已达3610万户,7年间就翻了一番多。同时,私营企业主发展速度也很快。据统计,从1989年到1998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户数就增长了11倍。第二,市场经济催生出新的社会阶层。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人们改变自己的阶层归属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成员利用市场提供的各种难得的机会,以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产生了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自由职业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阶层、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第三,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结构弹性增强。我们传统的社会阶级阶层被划分“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这是改革开放之前的阶级特点,当时决定个人阶层地位的主要因素是个人身份和随着出生而来的社会关系,这些因素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当困难,户籍身份,就业身份和所有制身份等,对个人形成极为严格的身份限制。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造成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弹性很弱。各个阶层人们之间的边界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有了好转,随着社会不断淡化身份制,过去那种强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弱化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弹性也增强了,原有的“三级”格局被瓦解,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边缘阶层和模糊身份者。
共同富裕理论增添了社会成员分层和流动的动力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不可或缺的思想内容。通过邓小平多次讲话、谈话中显示出的一个主旨思想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让全体人民都富起来,所以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揭示,是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深入探索。在谈到共同富裕理论时,有些人担心实现共同富裕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而要避免社会主义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取代,我们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发展的每个阶段我们的政策不能出现两极分化,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都富起来。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本质论,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反对平均主义,认为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能对整个社会产生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带动作用、促进作用,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手段是采用波浪式的发展策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