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所有制改革堪称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在诸多围绕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所有制改革是争议、分歧最大的领域之一,但同时,其也是我国改革实践中取得最重大成就的领域之一。“中国的改革深不过所有制,也高不过所有制”,近年来逐渐为各界所共识,进而也奠定了所有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关键地位。在一系列所有制相关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可谓最为核心的内容。伴随着从未彻底平息的“国进民退”亦或“国退民进”的大讨论,党的十八大之后,如何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民”携手共进,为各界所期待。本期“前沿理论”特别邀请知名专家、知名企业家共同探讨“‘国进民退’的所有制改革之路”。
专家语粹
国有企业中存在人浮于事、官僚作风等不良现象,对市场反应迟缓等问题十分明显。在国有企业中适当的“国退民进”,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我国最赚钱的公司经常被国企包揽,特别是金融、石化、通讯等巨无霸企业。这些行业一般存在进入壁垒,包括看得见的行政许可和看不见的“玻璃门”。很多国企虽然承担一些政策性任务,但是各级政府的支持对业绩影响更为显著。
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在绝大多数行业,国家应放弃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代表的国企改革,阻力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坚持者,一个是既得利益获得者。但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两大阻力。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落地生根。作为一种实践,企业文化是管理科学的运用,但科学无国界,文化却有区别。不适宜的“文化基因”盲目引进与强制介入,会导致文化的“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