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公众凝聚力的特征
政府信任是公众凝聚力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信任成为间接解读公众凝聚力变化动态的关键性指标。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及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态度时,73.2%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对政府持有信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14年底发布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研究报告(2014)》中指出,2014年城市居民对政府持有比较信任的状态,且与2013年相比略有提高。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十分一致。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与公众的凝聚力指数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3.955>2.580,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对政府的信任感越强,公众的凝聚力就越强。政府信任感的逆势爬升成为公众凝聚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公众凝聚力的提升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凸显。
经济发展是公众凝聚力的内涵和动力。“新常态”作为我国当下执政和发展新理念的关键词,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来始终是关注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公众关注的核心,它的提出,对于中国公众而言是一剂强心针。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公众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信心十足,70.7%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对此持有信心。而且这股强大的信心同时在促进中国公众凝聚力的提升,分析发现,中国公众对当下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公众的凝聚力指数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3.942>2.580,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经济发展成为凝聚公众的重要内涵和动力。中国经济仍然可观的增量预期、更加多元的增长动力、更趋稳定的发展前景以及加速释放的市场活力都成为公众对经济发展持有信心的基石,并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共识,从而促使凝聚力高度汇集。
政府行为是公众凝聚力的风向标。政府职能涵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政府层面的宏观管理、间接管理,突出协调、监督与服务职能,“大道至简”成为中国政府职能的正确归位,也理所当然是民心所指。事实上,在对目前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时,我们就发现,56.0%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满意,肯定了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创新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的改革成效。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满意程度与公众的凝聚力指数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2.848>2.580,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由此可以看到政府行为满意度和公众凝聚力水平高度一致的变化方向,即公众对政府行为越感到满意,其形成的凝聚力就越强。因此,政府行为便好似风向标。近年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及强调进一步市场化的改革,促使公众凝聚力随之攀升。
“国家”是公众凝聚力有力的集体单位。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中国在国际发展及国际间交往上取得成就的感受时,95.0%以上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具有荣誉感,并且这种荣誉感的感受程度与凝聚力指数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2.238>1.960,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由此说明,基于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是增强公众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短短两年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17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国,会见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近500人次,在世界上刮起强劲的“中国风”。2014年,中国成功举办APEC北京会议,进一步明确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展中取得日新月异的成绩,公众的凝聚力被国家这股强大的集体力量所引导,积攒成更为有力的吸引力和聚合力,成为巩固和提升公众凝聚力的重要推力。
社会公平和基本保障是公众凝聚力的基础。身为国家公民,公平和保障应是基本诉求。在2012年的公众凝聚力指数调查中,我们曾得出结论:人们在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更可能会处于情感的需要参与公共活动。凝聚力是一种精神力量、情感力量,只有在自身的底线公平和基础保障得到满足时,才会展现团结精神、谈及凝聚力。在本次调查中,首先,我们从养老制度并轨切入,问及公众对政府在社会公平方面所作努力的评价,64.7%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认同,显示了中国公众凝聚力提升具有了愈发牢固的基础。此外,我们还验证了这样一层关系,即公众对政府推动社会公平的满意度与公众的凝聚力指数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2.107>1.960,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由此,一方面是对中国政府在推动社会公平、完善社会成员基本保障方面所作出努力的肯定,另一方面,其反过来也为中国公众凝聚力的提升夯实基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