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同是一个悠久、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认同进行的多学科释义,可称之为认同概念的多重释义。多重释义是认同概念的具体化、专业化,是认同研究的基础。但是多重释义也破坏了认同概念的整体性,多重释义后的认同概念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内涵狭窄、缺乏统一,认同概念还需要整合。整合的目的是打通概念之间的分隔、理顺分解带来的复杂混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同 多重释义 整合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认同是一个存在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研究中的概念。不同学科对认同概念的研究实现了认同概念的深化,哲学以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思考认同,为认同概念的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心理学从自我对同一性的主观肯定态度的心理机制角度,提升了认同概念的内涵;社会学从个体对身份的共识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和意义角度,深化和发展了认同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认同概念的多重释义,使该方面研究得以专业化、具体化、深度化,它实现的不仅是对问题的准确、多维、细腻的描述,更是一种分析的、具体的、多重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
对于认同概念的定义而言,多重释义使认同概念具体化、专业化,借由这种多重释义,认同概念得以以“有形的”、深入的、具体的内容存在。同时,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认同概念的研究,丰富了认同概念的内涵,扩充了认同概念的研究思路。认同概念研究的起步、进阶、深化,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释义的过程。所以,认同概念的研究首先是考察不同学科对认同的多重释义,通过多重释义了解认同丰富、具体、多维的面相。
哲学领域的认同
最初思考认同问题的学科是哲学,哲学中的认同是对差异之上的同一性的辩证思考,是对事物自身、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同一性确认。古希腊哲学家即有了对差异与同一的思考: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始基”,就是看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同一性;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对事物自身在历时性演变中同一性问题的思考;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认识到数的和谐、比例的原理与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同一性;亚里士多德通过“实体”概念的论述,提出事物之间的同一与差异是种和属的问题,具有层级性,存在差异的事物必定在某种属性上相同,而在属性上差异的事物必定在种上相同,种上差异的事物必定在更高层级上相同,也就是作为客观独立的存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说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同一性思想,与其他哲学家没有从构成事物的始基自身思考差异不同,伊壁鸠鲁认为事物是由原子构成,但是构成事物的原子自身也是存在诸多差异性的,如原子有大小、形状、重量的差异,更有运动的自动倾斜或偏离。所以,同一本身就包含了差异,不存在无差异的纯粹同一,事物自身正是通过差异区分和辨识自己。
进入近代,哲学由存在论转向认识论,对同一性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和抽象。“近代哲学的出发点,是古代哲学最后所达到的那个原则,即现实自我意识的立场;总之,它是以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精神为原则的。中世纪的观点认为思想中的东西与实存的宇宙有差异,近代哲学则把这个差异发展成为对立,并且以消除这一对立作为自己的任务。因此主要的兴趣并不在于如实地思维各个对象,而在于思维那个对于这些对象的思维和理解,即思维这个统一本身”。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就是对思维与存在统一问题的思考。笛卡尔在物质与空间的关系上看到了同一性的问题,笛卡尔认为物质与空间在范围上是同一的,物质是实体,具有多样性,而空间其实是一种概念,具有不可见性,二者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存在状态的角度而言,物质的存在必定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空间中必定存在一定的物质,没有物质不是占据一定空间而存在的,空间也必然包含实体,即使是我们常说的“这个地方很空”,也不是绝对虚空,因为空间中还存在“地方”这样的物质,二者共同的存在状态就是二者的同一性。
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通过其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对同一性问题的认识,黑格尔认为“同一”这个概念并不是抽象的同一或是完全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既和自身同一又和自身相区别,所以,真正的哲学应该把“同一”看作包含差别的“具体的同一”。而差异分为直接的差异和本质的差异,直接的差异是外在的差异,是不同事物比较得出的概念;本质的差异是包含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差异,一个事物自身既包含肯定的一面也包含否定的一面,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排斥,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在相互扬弃的过程中达到双方的统一。所以,同一离不开差异,同一与差异的辩证统一才是真正的同一、具体的同一。
心理学领域的认同
以哲学对认同的认识为基础,心理学中的认同是自我对自身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的主观肯定态度。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提出并使用,弗洛伊德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在情感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认同是人普遍的心理过程,人潜意识中的本能促使个体模仿别人(尤其是父母),通过模仿,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规范,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同一感觉。弗洛伊德的学生埃里克森继承了其精神分析理论,并且创新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认同概念。“埃里克森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但是修正了其理论。他强调的是比本我更加理性的自我(ego),并且,弗洛伊德着重研究的是儿童期,而埃里克森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人的整个一生,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并由此强调了人在生命历程中的变化与统一,人与其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自我人格形成中的主动性等几个方面。”②
埃里克森对认同概念的创新体现在:首先,“他将Identity与自我联系在一起。”③人可以意识自身在生命历程中的变化与同一,可以选择同一性从而确认和塑造自我,对于自身的同一性问题还会有肯定或不满等主观态度。正是因为人具有自我意识,人能意识到自身的属性,更能意识到这种属性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于是在自我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和态度,这就是认同。其次,埃里克森认为,认同不单单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更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产物。与老师弗洛伊德从人的生物性角度出发,抽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将认同理解为心理上的同化和趋同不同,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认同不是封闭的心灵在真空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中形成。人的心理活动总是一定社会因素的映射,自我对自身与其所属的群体、所获得的身份、所处的文化圈是否有同一感,这些其实都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认同正是体现了社会对自我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中形成。一个人的性别、生长的社会环境、所获得的身份、所处的文化圈这些客观属性也许是人无法选择的,但是人可以选择是否与这些社会属性保持同一性、是否满意自己的社会属性。正是在主观认同与客观属性、持续性与断裂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张力之中,才体现出认同的意义。无论是弗洛伊德的趋同感,还是埃里克森的一致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都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
社会学领域的认同
与心理学从个体的情感、态度、意识等心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个体如何形成认同不同,社会学领域是从身份这一社会内容的角度研究个体的认同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和意义。“严格地说,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它蕴含了复杂的‘差异政治’及其权力关系。从民族的、种族的文化差异,到阶级的、社会分层的差异,再到性别的差异、各种亚文化的差异,甚至区域文化地方性的差异等等,都可以包容在认同的范畴之下。”④认同在社会学领域涵盖了很多问题,但无论是文化的、族群的,还是阶层的、国家的,其实都是关于身份的问题,或者说,这些问题都是身份问题的延伸。
查尔斯·泰勒在《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一书中探索了现代认同的历史,泰勒认为认同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自身身份的方向性定位。认同与方向感之间有本质联系,知道自己是谁同时就知道自己站在何处,也就知道在不同情况下什么是好的什么应当做,这就是为什么个体会根据“是谁”来思考自己的基本方向感。而个体的道德空间感、向善的方向感就是自我,自我就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所以,要界定现代认同就要考察关于自我的现代理解。而自我的现代理解可以从三个侧面分析:首先是现代的内在性,也是自我的内在深度,这是人类如何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的问题;其次是对日常生活的肯定,现代性的文化正是从源于日常生活的宗教、道德、秩序发展而来;再次是语言,语言承载了人类的一切,正是在语言共同体之下现代社会才被粘合起来。通过这三个侧面的分析,泰勒认为现代认同就是不同侧面的组合,认同不仅与道德和宗教的立场有关,也与所在的团体有关,探讨认同的不同条件或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不同条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将自我与向善的关系作为生活的方向,才能真正理解自我认同的意义。
斯图亚特·霍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认同,认为认同问题的核心是主体问题,而主体不是抽象固定的,主体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正如话语是建构性的,认同也是建构性的。在晚期现代性的语境下,认同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式的、多元化的趋势,与前现代社会相对稳定固定的认同不同,晚期现代性的认同“跨越了许多不同的复杂的甚至互相敌对的话语实践”,认同已经从“我是谁”这一过去式的建构转向“我们会成为谁”这样未来式的建构。“尽管认同似乎在诉诸过去历史中的某种本原(认同一直是与这种本原对应的),但事实上认同是有关使用如下资源的问题,亦即运用正在变化而非存在过程中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不是我们是谁或我们从哪儿来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重现、如何影响到我们去怎样重现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认同是在重现之中而非重现之外构成的。认同使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永无止境的重复解读,而是作为‘变化着的同一’来解读:这并不是所谓的回到根源,而是逐渐接纳我们的‘路径’。”⑤ 就像人在生命历程中会有“变化着的同一”这样的自我同一性问题,社会有机体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一性对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不仅寻求人与自身的同一性,更将对同一性的寻求延伸到人类世界的一切。人需要与自身创造的文化保持同一性、与代表一定社会关系的身份保持同一性,与具有表意实践和传递意义的语言保持同一性,社会有机体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端赖这种“想象的共同体”。但是同一性是相对的,人与社会的同一性也是相对的,现代性带来的差异、多元、断裂决定了人与社会的同一性是建立在差异、流变、多元的基础之上,认同不是纯粹的同一,而是一种缝合、一种延异、一种跨越差异的联接。如何看待人与社会的这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这就是社会学领域对认同的思考。
认同概念的整合
不同学科对认同概念的认识实现了认同的多重发展,哲学对认同概念的研究开启了认同的研究序幕,心理学对认同的认识将认同概念提上了新的阶层,而社会学对认同概念的理解,则深化和发展了认同的内涵。在多重含义之中,认同概念是具体的、多元的,在不同学科之下,认同概念是丰富的。
然而,多重含义尽管提供了认同的不同理解方式,但也造成了理解的混乱,尤其是认同概念的统一性被多学科释义所破坏、认同概念的整体性也被多重含义所消解,没有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同概念似乎失去了认同所应具有的理论说服力,只剩下具体的、碎片式的概念组合,认同可以是差异性基础上的同一性、也可以是自我对同一性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是身份的社会意义。然而,到底认同概念是什么,却成了一个困惑的问题,这就是分化、具体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于这种多学科释义带来的先天性缺陷和局限性,“整合”就很有必要了。这里的“整合”是指将不同学科对认同的定义进行有机地综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认同概念。整合的出现是现代科学研究在研究格局、研究思维、问题意识等方面均有创造性转变的重要结果。借助整合,学科之间通过交叉与融合实现知识总体性的发展、恢复因分解而分割的整体性思维、达到“把握整个人类社会图景的学术想象力”。
整合虽然是不同学科的综合,但不是任何综合都可以称之为科际整合,要实现有机统一就要遵循一定的章法。成中英教授认为,整合的方法论思路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找寻焦点;第二,建立融合;第三,挖掘共源;第四,扩大境界;第五,灵活应用。这五个方面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五个方面相互统一,互为基础,共同构成了整合方法论纲。认同以同一性为基础,“Identity的本意‘同一性’源自拉丁词Identita,它描述和界定了存在自身的两个特性:其一是Semperidem,即同(the same),它不为时间流变性所改变;另一个特性是Semperunum,即一(the one),它不为空间的多重性所改变。”⑥同一性是认同的核心和基础,认同既是为了维持同一性,也是以同一性为基础进行认同。但是事物的存在是多样性、多元性的,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同一性如何存在?可以说,绝对的同一性不存在,辩证的、具体的同一性存在。所谓辩证具体的同一性,是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同一性。“同一性作为所有存在都具有的属性,在人身上同样体现出来。Identity的‘身份’含义,正是在哲学意义的同一性基础上,特指人所具有的同一性所决定的区别于其他人和物的特征,‘身份’与‘同一性’这两重含义是一脉相承的。”⑦身份以某种具体的同一性为依据,以同一性为基础、拥有共同身份的人自然会产生“我们”这一内群体的概念,而内群体的同一性就是与外群体的差异性,所以身份也自然与“他们”—同一性以外的群体区别开来。身份本身是一个客观性的问题,但是主体对身份的态度却是一个主观性的问题,主体可以肯定自身身份,也可以否定或者改变身份。于是,在自我的基础上,就有了肯定、归属等主观情感态度的问题,这就是关于认同的问题:自我对身份的主观情感态度,这也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认同问题的整合概念。认同概念的整合将不同学科拆分的认同定义进行综合贯通,也培养了综合的研究思维,在当代以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为主导的趋势下,综合、宏观的研究思维正是这个时代进行研究所需要的。
(作者均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AKS014、13YJA710037)
【注释】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页。
②③⑥⑦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页,第18页,第3页,第10页。
④⑤周宪:“文学与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责编/于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