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孤岛”“人员孤岛”“机构孤岛”
我国研发活动呈“孤岛”现象,主要概括为研发活动少而集中。对研发活动的经费投入主要是由少数行业和一些大型企业的重点项目在支撑,研发活动本身缺乏可持续性。一旦某些项目终结,没有新的重点项目及时跟进,整个研发活动的投入就会明显回落。同时,我国的研发活动类型大量集中在试验发展方面,对于创新理论起支撑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力度较弱。
资金孤岛
我国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资金。据统计,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约2500多亿元,占总支出金额的21.11%;企业资金约8837多亿元,占总支出金额的74.60%;国外资金约106亿元,占总支出金额的0.89%;其他方面的资金约402亿元,占总支出金额的3.40%。数据比较显示,企业资金占研发经费支出的绝对主体地位。
而回溯2003年,在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约为80.28%,企业资金所占比重约为5.22%,国外资金所占比重约为0.43%,其他方面资金所占比重约为14.07%。由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10年前政府出资是研发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资金孤岛”可谓名副其实。
10多年来,企业资金投入逐渐成为破解科技创新“资金孤岛”的主要手段。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出多门、权力分割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政府资金用于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所以让企业更多地、积极地参与自主研发,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以显著提升资金的组合效率。
当然,为保证企业资金积极用于研发活动,并保证高使用效率,需要塑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推动企业间积极合作又有效竞争的局面形成。10几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将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
环节孤岛
我国的研发活动按内容环节可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以人员投入定量核算,这三种研发活动类型呈现显著的差异。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年投入研发活动的研究人员当量为353.28万人·年。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当量为223.19万人·年,占比约为6.32%;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当量为39.56万人·年,占比约为11.20%;从事试验发展的人员当量为291.40万人·年,占比约为82.49%。比较三种研发活动类型的人员投入差异,试验发展研究已然成为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孤岛”。
回顾2003年,我国全年投入研发活动的研究人员当量仅为20.40万人·年。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当量占比约为12.75%;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当量占比约为38.73%;从事试验发展的人员当量占比约为48.53%。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研发活动类型中“环节孤岛”的现象逐步明显,大量的研究人员集中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中,尤其是试验发展很大程度被逐步强化。不可否认的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更有可能使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孤岛效应也使基础研究成为研发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以至基础研究成为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洼地”。
机构孤岛
当前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机构主要包括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及其它。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机构使用的额度大约是9076亿元,占总研发经费支出的76.61%;研究与开发机构使用的额度大约是1781亿元,占总研发经费支出的15.04%;高等学校使用的额度大约是857亿元,占总研发经费支出的7.23%;其他机构使用的额度大约是133亿元,占总研发经费支出的1.12%。
而在2003年我国总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机构使用的研发经费占比约为62.38%;研究与开发机构使用的研发经费占比约为25.93%;高等学校使用的研发经费占比约为10.53%。相比10年前,我国当前研究与开发机构所使用的研发经费占比已经显著降低。
我们应当认识到,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所具备的研发优势都属于要素优势,具有基础性、潜在性的特征,在转为生产力的研发效率方面,不及企业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活动经费的显著增加,印证了1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扩张,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上,还体现在企业的运营效率上。企业研发活动增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效率提供了技术保障。但能否持续、广泛、扎扎实实地实现技术改进,还有赖于整个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主体的协同配合。这就需要打破大学、企业与政府之间过去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创新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实现更为紧密的联系,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