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对暴力革命、不主张以武力方式推翻政权而解决政治问题的平社同人来说,干预政治、实现政治改革的方法不外有二:要么加入政府或政党,亲自领导或执行政治改革;要么居于幕后,通过影响政坛上的党政要人来实现政治改革的设想。对于后者,此时的胡适等人抱着“留一两个人独立于政治党派之外,也是给国家培养一点元气”的思想,情愿作“对于国家社会的问题作善意的批评和积极的讨论,尽一点指导监督的天职”的“中国国民”,而于步入政坛似无多大兴趣。41至于前者,实际上自1927年5月回国抵沪以来,国民党内胡汉民、戴季陶、汪精卫、宋子文、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等文武要员,皆曾主动与胡适接触,而蔡元培、王宠惠、蒋梦麟等人本身即与胡适有比较密切的私人关系。这确为胡适等人建言献策,作幕后诤臣,创造了极有力的条件。其中,最重要者当属宋子文与汪精卫。
宋子文无疑属蒋介石一派中人,1928年6~7月间,他曾试图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并向“负责任的在野人士、纳税人代表”发出“批评我们、协助我们和指导我们”的呼吁。42在改革未果之后,他曾向胡适求助,希望胡适“代他们想想国家的重要问题”。1929年7月2日,胡适即提出制定约法、修正国民政府组织法、改组政府及四院,冷静考虑党的问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商界代表共同研究裁兵方案、提倡工商业最急之务,以及用人宜实行考试等七项办法。一年后,胡适又向宋子文提出解放言论、监察审计机关皆宜容纳反对党,及对东北、西北宜有根本方针的三项建议。43通过进一步的交流,胡适与宋子文之间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而至各自有所借重的程度。然而胡适也很快认识到,宋子文虽算“筹款能手,却全不懂得政治”,终究“只能跟着人跑”,“只能服从”。44他们之间密切的关系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政治变革。
相较于宋子文的“只能服从”而不愿领导,汪精卫此时无疑是不愿服从而欲图领导。其所组织的“改组派”在主张打倒“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本营”南京国民党中央,“继承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系统而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45之时,亦对胡适等人制定约法,保障人权的主张作出积极的回应。而由汪精卫等反蒋势力共同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更明白表示要“扶植民主政治”“根据总理十三年十一月北上宣言召集国民会议”,并聘胡适为约法起草委员。46这样的姿态较之宋子文等人无疑更具吸引力,也更给予胡适等人以信心。胡适1930年5月北上半月,即在平社讨论中大倡“干政治”,这与7月扩大会议的召开似很难说毫无关系。而胡适对于北方诸人的胜利亦抱一定的乐观态度。47然而,就在此一时期,汪精卫与胡适思想上的矛盾亦显露出来。当汪精卫夫人陈璧君表示汪精卫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党的立场”时,胡适不客气地答道:“老实说,党到今日,还有救吗?……精卫还是愿得这二千多人的同情呢?还是愿站在‘国的立场’来博我们多数人的同情呢?”48而随着中原大战的终结,这一问题已不必再作回答了。
对政治,胡适自己不作为而想影响他人作为,选择通过影响党政要人而非亲自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政治设想,似与其对知识分子的观感有关。在与美国公使詹森(N. T. Johnson)的谈话中,詹森关于“书生文人很难合作,很难有真正领袖从文人里出来”,而只能“望中国能有华盛顿、哈弥尔敦从军人里出来,为国家的领袖”的议论,令胡适颇有感触。他承认如张作霖、阎锡山、孙传芳这“三十年中出来的军人,很有几个有领袖气象的人”;但他随即表示,这些军人“到后来,用过其量,任过其力,皆露出马脚来了”,实在是“学识不够,故眼光胸襟都不够”。49无疑,所谓“学识不够”的评语,正凸显出知识分子的重要。军阀的“领袖气象”只能用之于一时,而一旦局势稍安,秩序初定,“攻守之势异也”,便须“逆取而顺守之”,50以现代科学知识来做具体的行政之事,实行文人政治。军人的任务只在为混乱的中国社会建立一种秩序而已。此后,能者可作华盛顿,主动实现向近代政治的过渡;不能者也可以作“阿斗”,由经过现代科学教育的“诸葛亮”们辅助即可。51
以这样的逻辑,中国政治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只在建立秩序。虽然严格地说,只有确实可能向民主政治过渡的秩序才能实现胡适等人的期望,但实际上,胡适等人反复强调的只是秩序,即所谓“我们不问谁在台上”。然而在“全能主义”的近代中国,一种秩序本身实则并不仅是混乱的弭平、社会的稳定,必然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人们的思想意识。统治者和治理者的角色合二为一,不相分离,这实际上意味着平社同人所期望的“交换”的破产。对胡适而言,国民党由北伐而确定社会的秩序之后,再执着于军政时期党治等种种统治已不必要,而完全可以使言论、思想自由这“一点点自由”建立于新秩序之上:“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52然而,于那些“少年党人”看来,这实是“方言怪论,诋毁总理,狂评主义,污蔑中央”的大不可赦之罪。53而当蒋介石等人深感指挥不灵、执行不力之时,胡适等人限制当政之权的呼求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似也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