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自由主义的空谈与两难(7)

——胡适“平社论政”活动缘何无所作为

9、关于胡适对国民党统治的态度的转变,可参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4~287页;[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6页。这种“失声”危险显著地表现在胡适为陈德徵提案所作的公开信上,可见胡适日记1929年3月26、29日,4月1日部分。

10、胡适日记1929年3月26、29日。胡适所撰发刊词,疑即其遗稿中《我们要我们的自由》一文,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第211页。

11、《平论》迟迟未能出版的原因,当前尚无材料直接说明。章清以为因胡适此时尚未找到新的舆论热点,参见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第78页。然据胡适日记,对同人稿件多不满意的态度也可能是作为总编辑的胡适迟迟不编定刊行的原因。见胡适日记1929年3月29日,特别是其与徐志摩的对话。

12、《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2号,第1页。

13、见徐志摩:《致李祁(1929年7月21日)》,选自韩山石主编:《徐志摩全集(第六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59页;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0年,第284~287页。

14、胡适日记1929年4月21、27日。关于第三次聚餐,目前尚无有关材料。但5月11日活动被胡适记作“第四次聚餐”,则在4月27日至5月11日应曾举行第三次聚餐。

15、[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第198页注3;沈卫威:《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第73页;胡适日记1929年5月11日。胡适的提议究竟受费边社何种启发,由于罗隆基的演讲未有记录,而胡适文字中又不及费边社,故尚难以确定。事实上,无论费边社的组织形式或所谓《费边社会主义论丛》的编辑方式均与平社有很大不同。

16、据胡适日记1929年5月18、19、26日,6月2、16日编制。

17、见胡适日记1929年6月1日载陈叔通函;杨永乾:《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传》,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第78~79页;郑大华:《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16~218页。

18、据胡适日记1930年2月4、11日;林语堂日记1930年2月11日,3月1、15、29日。

19、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新月》,第2卷第10号,第1页。

20、据胡适日记1930年4月12日、7月24日、8月31日、11月2日,林语堂日记1930年4月12日、5月10日、6月21日、7月24日,潘光旦《〈中国问题〉引言》第1页编制。根据潘光旦所言,1930年的讨论尚有其他活动,但具体内容尚无材料可资利用。

21、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号,1930年2月,第24页;青松:《怎样解决中国的财政问题》,《新月》,第3卷第1期,1930年3月,第18页。

22、目前可确认的平社成员为15人。关于他们的教育背景及1928~1931年的供职情况,可参章清制作的“《新月》时期自由知识分子情况简表”,载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第79~82页。

23、《罗隆基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5页;胡适日记1931年2月24日;沈卫威:《中国式的“费边社”议政——胡适与“平社”的一段史实》,第75页。

24、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第1版。

25、已知确为平社讨论文章者有:(1)罗隆基的《论人权》,载《新月》第2卷第5号;(2)胡适的《我们走那条路?》,载《新月》第2卷第10号;(3)郑放翁(林语堂)的《制度与民性》,载《新月》第2卷第12号;(4)林语堂的“Han Fei as a Cure for Modern China”,载The China Critic(上海),1930年9月10日;(5)林语堂的《半部〈韩非〉治天下》,载《论语》第3期;(6)罗隆基的《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载《新月》第2卷第12号;(7)青松的《怎样解决中国的财政问题》,载《新月》第3卷第1期;(8)潘光旦的《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载《新月》第3卷第2期;(9)沈有乾的《我的教育——何君自传之一章》,载《新月》第3卷第2期;(10)全增嘏的《宗教与革命》,载《新月》第3卷第3期。其中林语堂三篇均出自1930年5月10日讨论。另有两篇文章与平社讨论的关系尚待定:(1)潘光旦的《论才丁两旺》,载《新月》第2卷第4号,胡适称其为平社讨论文字,但潘光旦在《〈中国问题〉引言》中否认;(2)唐庆增的《中国工商业不发达之原因》,参见《唐庆增经济演讲集》,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275~285页。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