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方政党—社会关系,可以用“代表性”或“授权性”纽带关系分析,但在不同国家(即使是在欧洲),各国政治传统与现行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不同,人们对政党的观念有所不同,对政党组织属性的定位也有所不同,如英国视政党为私人组织,德国视政党为“宪政机构”或“宪政要素的一部分”。因此,就政党—社会关系而言,欧洲可以归为一个大类,其他国家还有不同的类型吗?即使是在欧洲,是否需要对政党—社会关系进一步划分,以什么样的标准进一步细分?
在北欧国家,社会发达、社会同质化水平比较高,政党作用比较小,大多数北欧国家实行的是“多党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与多”的关系。而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发展差别比较大,社会不够发达、政党作用强大,实行的是“一党领导、一党执政”体制,这反映了“多与一”的另一种关系。这是否说明“多与一”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在社会同质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需要强调差别、实行“多党制”,而在同质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是否需要强调统一与秩序、实行“一党制”呢?这背后有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同20世纪50、60年代相比,西方政党现在的确在衰落,现代西方政党不像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那样强大、拥有广泛的党员基础。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现代化,是否也会出现类似西方政党衰落的现象呢?将来的年轻人是否也会对政治失去幻想、对政党不再那么忠诚、不再那么乐于入党呢?这既需要居安思危,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在西方国家,政党之间既面临着相互竞争,也需要跟其他政党合作、互动;政党之间有时可以成为决策中的伙伴,有时成为相互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政党的压力很大。在中国政党体制下,执政党相对缺乏与其他政党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沟通的压力;那么,执政党如何进行政策反思、如何收集反馈意见、如何调整政党政策?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党的工作作风与群众关系研究”前期成果,项目批准号:13&ZD009;同时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BDJ030)
注释
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29页。www.worldvaluessurvey.org.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面对信息网络的发展,没有国家、没有政党能够摆脱其影响,各国政党都面临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那么,各国政党如何回应信息化挑战,实行党建信息化、改善内部结构、实行党内民主、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密切联系民众?这是当代政党政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既促进了对当今时代社会变革与政党变革的中外比较与思考,也促进了中外政党对回应信息化挑战的思路与对策的探讨,还深化了对世界政党共性与个性的认识。而对相关理论的共识与认识分歧,将有助于深化对政党政治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 政党变革 政党认同 党内民主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