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文化的实际教化效果不能脱离文化的整体图景。某种民族的文化所起到的效果都是既定的“实然”,但并不排除文化还能够进一步调整与发展,借助他者的文化,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的文化定位。针对同样的事件,尤其是涉及到社会大量人群、涉及到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公共事件,人们应当反思自身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是否是最适当的,反思诸多不同文化中何种文化对于人的教化而言最为适宜。例如,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责任的态度迥异,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让世人看到了德国正视历史、承担罪责的政治文化,而日本多届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引来了激烈的谴责与非议。这两种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何者精华何者糟粕立分!通过文化的互联互通,每种民族文化能够在综合性的比较当中彰显出民族文化的特色。有了准确的文化定位,中国文化方能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提高人类整体文明的水平。正由于文化的互联互通能够使每种民族文化发觉自身的精华及局限性,从而能够以对方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③通过反思并克服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使民族文化弥漫时代的气息,这样,跨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契机,也为提高人类整体的文明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物态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加速了物质文明的进程。物态文化表征着物质产品被生产出来的方式、价值取向,技术环节的互通有无,能够提高生产的“量”、淘汰落后产能、节省资源的耗费,生产价值观的共享则有利于转变生产结构、控制生产的“质”、调整生产的“度”。物态层的文化渗透融合进一步扩充了产品的“世界市场”,加速了人类物质文明的积累进程。
其次,精神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升华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民族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在人类整体的文明进程中才能澄明。跨文化交流有利于那些代表人类整体进步与发展的文化的普遍价值得以体现,“从讨论协商的多元主义出发,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对彼此都具有可资借鉴的文化价值原则,这种新的文化价值原则的逐渐明晰,很可能成为人类文化普遍价值的要素资源”。④这种文化的普遍价值是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交往中所恪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人类自由程度的体现,使民族文化的自我规范、自我调整、自我升华有了现实的依据。在异质的多元文化的对话中,民族文化应思考如何为人类的整体利益、人类整体的价值理想、人类整体的精神文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民族文化世界化的根本。“一种文化得以长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它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而有益于其他文化。如果一种民族文化以封闭求发展,只追求回复自身固有的模式,而无视如何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开发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有益资源,从而参与未来世界文化的建设,那就难免为世界所遗忘。”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每种民族文化的自由发展是一切文化自由发展的条件”。民族文化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人类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
中国文化的当代绽放
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的互联互通。在全球化的现实图景中,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作为理想的交流情境时常因遭受现实的诸种威胁而覆灭。强势文化试图侵略、吞并弱势文化这样的文化殖民并不少见,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性或隐性。以互联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置身于不同文化的包围当中,各种文化都在争相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都在争夺文化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关注度低的民族文化就难以被更多的人认可。这种隐性的文化侵略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来说,愈来愈具有威胁性。文化安全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如何能既不失民族之特色而又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互联互通,以期文化的交融共进,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笔者看来,文化的繁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当代绽放,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经济与文化关系的再思考。当今的时代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是一个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的时代,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撑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需要经济的助力才能绽露华丽光彩。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融通,因此,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就文化论文化,需要摆正文化与经济的合理位置。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发展生产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追求效率的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兼顾公平”。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经济与文化、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质变”,盲目延续既往的发展思维,一则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的跨国企业所缔造的品牌实际上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如果缺乏文化的积淀,企业就很难被全世界普遍认同。反观中国的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不少,但就品牌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而言,真正能与微软、三星、索尼等品牌相提并论的少之又少。我国的GDP世界排名第二,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分析,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仅为第7位。二则不利于人的发展。诚如16世纪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马丁·路德所言:“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经济是发展的手段,文化才是发展的目的。“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更不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倚仗,更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之根本。文化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全民事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注重文化的建设。
文化守护与文化创新。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然而却是文化创新小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然而文化创新的“量”与“质”,都不尽如人意。文化创新“质”的不足,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是文化产品缺乏新意,很多缺乏新意的影视剧和书籍泛滥,“中国好声音”不过是美国《Voice》节目的中国式翻版,热播的电视剧千篇一律,文化资源亟待创新性挖掘开发;表现在经济层面是“山寨”、造假的不良之风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秩序,大量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于市场,“Made in China”在国外甚至受到怀疑与歧视。这些现象都折射出了文化创新的不足。由于缺乏文化的创新性,实体产业只能“贴牌”生产一些附加值极低的产品。从长远来看,这些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利于经济的可续性发展。
文化创新不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不是要全然否定传统,任何一种新文化都不是无根之木,它必然要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生长起来。文化创新以文化守护为根本前提,文化创新一方面是要守护民族文化之精华,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同时要克服其历史局限性,大胆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另一方面是将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继而以当代人容易认同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是对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直接呈现,而是以当代的视角挖掘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的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普遍性的文化价值,使之顺应时代的需求,既不断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