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基与变革(6)

兼论钱伯海教授的重要理论创新

凝练两门统计学,优化统计学科体系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所有国际一流大学都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抢占学科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统计学科体系照搬前苏联的模式,分行业设立统计学,造成经济统计学科体系庞杂、逻辑性差、内容重复、方法落后。学生学到的知识基本上是国家经济统计制度,致使统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缺乏能力,后劲不足。

早在1972年,我国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加强对国外的研究,先生带领团队接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问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先生写成专著《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自1974年起,《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用于厦门大学统计专业的教学。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统计专业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课程受到全国统计和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高校纷纷派出统计学专业骨干教师前往厦门大学进修这门课程,或直接引进先生撰著的教材开设相应课程。这本著作于1982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被《世界新学科总览》等辞书作为新学科的代表作重点推介。该著作在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国家级奖励。鉴于“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理论与管理追求的目标,此后,这门课程逐步借鉴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统计学》或《国民经济核算原理》。1991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召集主要高校专家讨论,《国民经济统计学》被确定为统计专业的五门主干课程之一,并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经济统计基础课。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先生主持并邀请国内高校知名教授共同编写了该学科的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些教材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生倡导中国经济统计学教学体系的全面深化改革,力主将名目繁多的部门经济统计学课程凝练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两门主干课程。先生的观点得到了统计学界的普遍赞同,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统计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其意义重大,其成就喜人,其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由于经济统计学课程凝练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两门主干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节省了学时,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

创立经济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理论

创立两门经济学,完善经济学科。经济理论是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统计的基础,经济统计学家必须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家必须具备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早在1972年,先生接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统计问题过程中,就萌发撰著《国民经济学》的想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未能如愿。改革开放为撰著这本书创造了条件,于是从1983年起,先生开始设计与撰著《国民经济学》,于1986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第一版《国民经济学》上册和下册,1992年出版第二版,2000年出版《国民经济学》(新增订版)。2002年《国民经济学》出版成为《钱伯海文集》(第四卷)17,以庆祝先生从教五十周年。

上一页 1... 45678...11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国民经济   核算   变革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