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不是凭空满足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和精神生活欲望,都是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来实现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主要源泉。只有通过分工协作,发展生产,提供各种物质文化生活成果,才能满足人的欲望。因此,“发展生产,满足需求”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经济学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揭示其经济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人们不仅要利其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努力创造利其器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发展生产,满足需求”这个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先生借用《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把人类的本性本能及其发展的实践过程凝练为:“人之初,性存己,要为己,必为人;我为人,人为我,共存荣,私与公;物要产,贵在器,勤劳动,立本义;阶段论,不可越,明道理,功可期。”这四方面构成了彼此独立的社会经济内容,确立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绘制了经济学研究的蓝图。这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27
先生的学术思想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他的许多理论预见与党和政府的最新决定、政策相吻合。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决定,就体现了“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28,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和“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决定,就体现了国民大核算思想。
“勤,敬劳动,崇尚‘物化’,富民强国之本也,别无他途!清谈误国,忧患兴邦,唯物辩证之道也,永志不忘。”——先生的话语振聋发聩。先生的道德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建设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先生这样忧国忧民、脚踏实地、呕心沥血、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ZDA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