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结果显示,31个省市GDP健康度(2015)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山东、海南、天津、江西、广东、四川、陕西、云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青海、湖南、西藏、上海、吉林、河南、辽宁、北京、新疆、重庆、贵州、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黑龙江。
何为GDP健康度?如何测量GDP健康度?经济水平高,是否就意味着较高的GDP健康度?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当前进入新常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经济发展重点。
应该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GDP的健康度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比如在工业化的初期,GDP的健康度更多地体现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衡量GDP健康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三期叠加”的背景,GDP的健康度,将更主要地体现在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即不仅要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而且要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避免在增长的过程中出现大幅的上下波动。也正是因此,自“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在转型的过程中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直都受到各级各地,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衡量转型驾驭能力,以至衡量国家、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构建了以增长和稳定两个要素为核心指标的GDP健康度指数模型,并应用我国各省市2014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水平(同比)、增长波动状况两方面的相关数据,对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GDP健康度进行了测算和评价,计算了各省市GDP健康度的得分。本次测评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搜集、整体、统计分析等工作,均由民智市场调查公司的研究团队完成,相关原始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现将四个重点发现呈现如下。
发现一:GDP健康度排名前10位的省市,西部占半壁江山
测评结果显示,GDP健康度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东部占4个席位:山东、海南、天津、广东,GDP健康度分列第2、3、4、6位;中部仅占1个席位:江西,GDP健康度位列第5;西部占5个席位:广西、四川、陕西、云南、宁夏,GDP健康度分列第1、7、8、9、10位。其中,广西自治区的GDP健康度,无论是得分,还是排名,都表现得最为抢眼。
长期关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专家认为,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基础上,积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调结构、强产业、促升级,深化改革破障碍,扩大开放聚合力,“双核驱动”强引擎,保障民生补短板。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广西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通过进一步的比较,我们发现,对于上述1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增长水平对于GDP健康度的贡献有着一定不同:首先,对于广西、山东、天津、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宁夏8省市,之所以取得了高水平的GDP健康度,更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次,对于海南和陕西,之所以取得了高水平的GDP健康度,更主要得益于两省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
发现二:经济水平高并不意味着GDP健康度一定高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一些公认的高经济水平的省市,GDP健康度全部排在前10位开外,说明较高的经济水平,并不一定就能带来较高的GDP健康度。同时,我们还发现,对于这些省市,四个季度的GDP增长均速在31个省市中也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这能够部分解释为何这些省市的GDP健康度并没有像经济水平所表现得那样显著。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斌开教授在接受《国家治理》周刊采访时表示,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以投资和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一般相对较高;而当经济发展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般会有所放缓。因此这些高经济水平省市的GDP健康度普遍偏低,理论上来看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但同样有专家指出,与其他省份经济发展更多面临的是融资难、人才紧缺,或生态承载压力大等要素方面的约束不同,对于这些高经济水平的省市,更多面临的是跨入服务经济的制度性约束问题。
而且,我们在测评过程中还发现,对于这些省市,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普遍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上下波动,其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所以,对于这些省市而言,在迈向服务经济、深入转型的过程中,应重点围绕如何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升GDP健康度。
发现三:GDP健康度排名末10位的省市,西部同样占有更多席位
GDP健康度排名末10位的省市中,东部占3个席位:辽宁、北京、河北,GDP健康度分列第22、23、28位;中部占2个席位:山西、黑龙江,GDP健康度分列第27、31位;西部占5个席位:新疆、重庆、内蒙古、贵州、甘肃,GDP健康度分列第24、25、26、29、30位。
对于GDP健康度排名末10位的省市,其中的东部、中部5个省市,之所以GDP健康度偏低,主要与平均经济增长率偏低有关,因此提升GDP健康度,应以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为重点;而其中的5个西部省市,之所以GDP健康度偏低,更主要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程度较大有关,因此提高GDP健康度,应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增强增长的稳定性为重点。
怎么做才能提高GDP健康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拿出更多的利益,加大对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有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波动程度。
发现四:老工业基地及资源型地区,GDP健康度普遍偏低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东三省老工业地区,以及山西、内蒙古、新疆等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GDP健康度排名普遍较为靠后。而且对于这些省份,共性的特征是不仅经济增长的稳定度较差,经济增速也普遍偏低。正如邹东涛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新常态下,老工业基地、资源型省份既面临到资源枯竭的困境,又背负着庞大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负担。因此这些省份的转型发展不仅具有紧迫性,同时又面临严峻挑战。
李克强总理此前在东北考察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内需潜力所在,也是结构调整”。当前,老工业基地、资源型省区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为此对于这些省份,应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契机,一方面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采取更为有效的调控等措施来促进经济转型的平稳过渡,以此为GDP健康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执笔:栾大鹏、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