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随着经济新常态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利益多元化带来的利益碰撞不断凸显。发展方式的艰难转型、步入深水期“啃硬骨头”的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都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坚守信念,用一份强韧的耐受力面对困难与挑战。正如习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的,“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鉴于此,摸清当前公众的耐受力水平,了解影响耐受力水平的因素,探索当下公众耐受力的主要特征,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更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意义重大。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耐受力指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公众的心理韧性水平、社会满意度、假定不利情境下的选择倾向、价值观变量以及人口统计学资料。
中国公众的耐受力中等偏高,逆境复原力最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耐受力主要指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个人对所处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等能够保持良好的适应,且当环境改变时不会因缺乏应变能力而出现不良反应。对应激事件的耐受力集中体现在个人能够承受并理智地处理压力和困境,并以更积极有效的方式化解压力。
借鉴心理学的耐受力量表分析,我们将对耐受力的测量分为“心理韧性量表”和“满意度量表”两大部分。相对应地,我们将决定和支撑公众耐受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和社会满意度四个维度,前三项是影响公众心理韧性的三个维度,而社会满意度将对心理韧性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据此,我们将耐受力指数分值设定在0-100分之间,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代表公众的耐受力水平越高,抗压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也就越强。调查发现:
当下公众的耐受力中等偏高,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学历、收入水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调查结果的量化分析,本次调查的公众耐受力指数平均值为68.8,高出临界点50分1.5个标准差,属中等偏上水平(具体见图1)。结合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分析发现,在中青年群体中,年龄越大,耐受力水平越高。即从25岁以下、26-35岁和36-45岁三个群体的选择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耐受力得分越高。而居住地、学历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耐受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公众的逆境复原力得分最高,超七成受访者表示乐意面对挑战。所谓力量性,是指个人在经历挫折后不仅能够复原,还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力量性水平得分最高,为70.3分,高于临界值1.29个标准差。5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够非常好地适应变化,其中超七成受访者表示喜欢面对挑战,“面对压力和困境,我反而更有力量”这一观点获得3.31分的评分(满分5分),显示出公众具有较好的逆境复原力。具体来看,公众逆境复原能力的高低与年龄、性别存在显著关联:男性的力量性得分要显著高于女性;25岁以下群体的力量性得分最低,且明显低于36-55岁的中青年群体。
坚韧性对耐受力影响最明显,70后群体抗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世代。所谓坚韧性,是指个人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镇定自若、坚定不移的态度,并且能够迅速反应,较好地控制个人情绪。调查显示,公众的坚韧性水平得分为69.9分,高于临界值1.38个标准差,坚忍不拔的心态对耐受力水平高低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881,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我们从目标计划、决策能力、把控能力等方面对受访者的坚韧性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64.4%的受访者高度认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不会轻易放弃”的观点;超过半数受访者则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掌控生活。与此同时,受访者对“能够做出艰难的或不同寻常的决定”给出了3.42分的评分(满分5分)。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的坚韧性水平得分略高于女性;而70后群体坚韧性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对此,有受访者认为这同70后群体正是社会建设中坚力量,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最重不无关联。
与力量性、坚韧性相比,当前公众乐观程度相对偏低,城市居民相对更乐观。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测算,公众的乐观性水平得分为67.4分,高于临界值1.55个标准差,与力量性、坚韧性水平相比,中国公众当前的乐观程度相对偏低。我们从情感关系支持和应对问题能力两个角度考察了公众当前的乐观性水平: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1.3%)比较认同“我有亲密、安全的关系”;而面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应对”的判断,受访者给出了3.27分的评价(满分5分)。这反映出受访者普遍能够从积极的角度面对问题,但积极程度仍有待提高。此外,调查显示,居住在城市的受访者乐观性得分(68.2分)略高于居住在乡镇村的受访者(61.7分),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居住地区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有一定关系,城市居民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和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等都可能对乐观性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