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耐受力水平的若干建议
在中国社会面临深刻变革和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公众的耐受力水平仍然能够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是一个比较乐观的结果。如何正确看待公众的耐受力水平,并且将其转化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司法公正、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
公众耐受力水平高,是压力也是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有着较强的抗压能力,对党和国家高度信任、对未来社会抱有积极的预期,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宝贵动力。这股力量既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同时也是对党和国家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的压力。改革必然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发展攻坚期、改革深水区也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改革者有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而公众强大的耐受力和面对逆境愈挫愈勇的决心,恰恰是改革所需要的动力。将这股压力转化为动力,汇聚力量,凝聚民心,才能够撬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不断加强。鉴于公众的价值观取向和社会责任意识对耐受力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群体,对大中专学生、收入两极化的群体要重点关注,分析其心理特点,重点抓好这些群体的价值观培育工作;二是对核心价值观更为认同的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社会精英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发挥正面影响力;三是要注重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不开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努力让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度是影响公众耐受力十分重要的变量,它综合了公众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和对政府执政能力以及公共管理能力的信任程度。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对社会也会更加满意,进一步地,公众的行为也就越趋向于理性。因此努力让公众满意,必须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寻找答案,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把“老虎苍蝇”打下去,使民生保障落实好,让环境资源可持续……不断提升公众的“获得感”,这不仅需要政府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顺民意惠民生,简政放权便民利民,推动创业创新利好政策落地,也需要公众自己从自身条件出发,抓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利民政策,利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的“获得感”由内而外得到提升。
政府需不断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诸领域之中,其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都将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断形成新的、甚至颠覆性的挑战。本次调查告诉我们,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当前政府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治理方式转变的满意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府进一步加深对互联网治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既不盲目跟风,也不妄自菲薄,大胆创新、稳步提升和转变政府治理方式,是“互联网+”的时代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冷静思考的课题。
各级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仍需继续强化。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公众需要维权时,向司法机关和当地人大寻求帮助的比例占六成左右,这一比例也反映了立法、司法机关在普通民众中的存在感和权威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而,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机关在公众心目中的存在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树立人民法院在公众心中的权威性,提高司法审判的公信力,让困难和矛盾的解决方式回归法律、回归理性。
(执笔:郭 尧、于 飞)